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4
0
自我挑戰組

成為AI-Ready PM的轉型蛻變再成長之路系列 第 24

Day24 - 分享找新創團隊組隊一起合作標案規劃模式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5/20112421Y4u6xLoKZk.png

今天來聊聊輔導新創過程中一起共創協作政府標案的合作模式, 通常一開始還是透過SI的客戶通路資源, 帶著新創團隊的創新方案主動向公家單位介紹, 透過新產品方案引起客戶思考原本的工作流程或既有系統或許有實際需求與創新改變的可能性, 一旦客戶被打動感到興趣, 就可提議開始規劃一些小規模的採購案, 因為都需要公開招標的評選採購作業, 理論上透過良好的客戶關係, 也因為是主動提案的角色, 通常可以參與早期RPF內容的規劃建議,技術性置入一些評選標有利的隱含條件, 雖然無法完全禁止到讓其他人無法來投標, 但早期運作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保有這個新商機, 但這是一個不能說的公開秘密~~

也因為這樣不能說的秘密, 所以那種看到標案公告才想組隊投標的情況, 除非真的是很公開透明的標案內容, 不然通常都已經有其他利益關係人在裡面早期運作而不太容易介入, 投標都只是陪榜的成分居多, 但在另一方面, 因為新的創新方案通常都是外包給新創, 所以雖然檯面上是SI出面當作主標商, SI也會努力尋找可以在標案中參與的角色, 但嚴格說通常以PM專案管理的角色為主, 而實作開發工作都還是以新創為主, 畢竟還是新創最為熟悉本身提案的解決方案, 但也因為人力與投標資源的限制(如押標金)...等等, 所以幾乎其他標案的周邊配套工作都是SI為主來負責, 因此形成了一個有默契的組隊分工協作模式~

早期參與RFP的規劃, 理想上最大優勢是置入一些技術性優勢, 雖然不至於到綁標或是限制性的條件, 但是會增加進入門檻, 次等的優勢則是至少很早期就知道標案的存在與相關單位的想法與規劃, 也可以盡早籌備相關資源來備標, 可以獲得更早起跑的優勢, 畢竟有時候準備時間直接正比於完整性, 因此能夠早一兩個月就開始準備, 絕對是比公告後才啟動多了很多投標策略規劃與細節準備的先天優勢, 簡單來說, 就好比科專準備一樣, 標案準備也是越早籌備越好, 臨時抱佛腳通常都是累死三軍而不可得, 同時, 備標過程中也可以新創培養合作的默契, 在評選會議的過程中也更能展現團隊合作的表現!!

/images/emoticon/emoticon12.gif


上一篇
Day23 - 新創與SI合作的有限資源困境與兩難
下一篇
Day25 - 凡事問AI萬事不再起頭難
系列文
成為AI-Ready PM的轉型蛻變再成長之路2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