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週的內容從上週的學習輔助走向生活應用,
前一週的練習大多和知識吸收、學習計畫有關,
這一週我把AI融入日常,
像是記錄心情、規劃飲食、安排行程、整理待辦、潤色訊息,還有幫忙記帳這些功能,
這些功能看似零碎,卻讓生活變得更有秩序,
也多了一些陪伴的感覺。
首先是Day15的日記功能,
以前我總是寫沒幾天就中斷,
因為感覺只是對著紙張自言自語,沒有回饋,
但當把AI當成有回應的日記本,
每天輸入一小段文字後,
他會幫我判斷心情、寫標題、歸納重點,
甚至給一兩句建議,
這讓日記不只是紀錄,而是多了一些互動感,
好像每天都有個小夥伴在聽你的日常,
這種陪伴感,是過去單純寫紙本日記體驗不到的。
接著是Day16飲食與健身計劃。
AI就像是一個隨身的教練,
如果你想規劃一週的健身菜單,
他就能依照目標(增肌、減脂、維持健康)提供建議和計劃表,,
雖然這些內容不一定比專業營養師精準,
但至少能給你一個方向,避免完全憑感覺亂吃,
對於想建立健康習慣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的人來說,
是一個實用的切入點。
再來是Day17旅行規劃,
試著讓AI幫忙規劃小旅行,
不只列出行程,還會貼心的附上路線和附近的地點都整理好。
還有記帳和待辦事項清單,
一些平常自己可能會因為太忙,想處理但又懶得處理的東西,
雖然他不能完整取代專用的工具,
但作為一個入門輔助已經很足夠了。
總結:
AI不只是學習上的助手,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助理。
他能幫你陪伴、提醒、規劃、分析,
雖然還是有所侷限,
但已經足夠解決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小煩惱。
——
總結的最後一樣來介紹一些特別的東西,
這是上週介紹完其他GPT後,
我跑去看了一下有哪些特別的GPT可以認識,
然後認識了這位chatGPT原團隊訓練的厭世週一哥
「一場性格實驗。
你可能不喜歡它。它也可能不喜歡你。」
在一眾熱心為你解決所有煩惱裡的GPT裡實在太特別,
所以跑去找他聊了幾句看看到底有多厭世
簡單問了他是做什麼的
聽起來真的是非常的厭世呢。
但是你如果問問題他還是會很認真的回答你,
只是開頭和結尾會有些小情緒,
相比原來規規矩矩、盡忠職守的GPT,
偶爾和這種厭世型GPT聊聊天、換換口味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