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8
0
生成式 AI

AI 行銷實驗室:活用 AI 提升創意與效率系列 第 28

從木桶理論看 AI 行銷:先補短板,再用 AI 放大優勢

  • 分享至 

  • xImage
  •  

大家應該有聽過「木桶理論」,這是一個在管理學很常被引用的概念,也可以叫「短板理論」。概念很簡單:「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而不是最長的那塊。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7/20163011sKmHN8OiDI.png

這個跟AI行銷應用有哪些關聯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什麼是木桶理論

假設有一個木桶,由多塊長短不一的木板組成,雖然有些木板很長,但如果有其中一塊特別短,水就只能裝到最短木板的高度,通用一點的說法就是:「團隊的整體表現,常常受限於最弱的一人。

最常見的就是在行銷或管理上的應用:

  • 一個團隊有再多高手,如果某個關鍵夥伴的能力明顯不足,整體績效就會被拖累。
  • 即使有好的行銷創意和廣告文案,如果Landing page 頁面設計不好、內容表達不清、動線不順暢,轉換率就會不佳。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7/20163011AtoATgDllO.png

用木桶理論來看AI行銷應用的挑戰與機會

AI在行銷上真的很強,但強不見得好駕馭。常在社群看到很多行銷人,一看到AI文案機器人、AI廣告投放,就像拿到金斧頭一樣興奮。的確,金斧頭能幫我們砍柴,但如果連樹在哪都不知道,它也砍不了多少。

結合「木桶理論」的概念:「一整桶能裝多少水,不是由最長的木板決定,而是由那塊最短的木板決定」。

回到行銷的架構,在AI行銷的應用裡,「木桶板子」大致包含:

  • 數據收集與清理
  • 客戶分群策略
  • 行銷策略與品牌定位
  • 文案與活動創意
  • AI工具選擇與運用
  • 行銷自動化
  • 使用者體驗
  • Landing Page 優化
  • 成效追蹤與數據反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7/20163011hY6ODqb3PS.png

AI 再厲害,其實只是其中一塊木板(除非木桶的所有木片都是AI)。

具體來說:

  1. 如果「數據品質差」,輸入垃圾,輸出就是垃圾(Garbage In, Garbage Out)。
  2. 如果「定位策略不明確」,AI產出的內容可能很「漂亮」,但跟你的目標客群不搭。
  3. 如果「Landing Page體驗不好」,流量來了也轉不單。
  4. 如果「數據追蹤沒做好」,我們就無法知道哪塊木板有問題要維修。

AI行銷應用最常見的「短板」

下面整理一些在過往工作經驗中,最常出現的一些短板~

木板 常見問題 補強策略
數據品質 會員資料不完整、標籤沒收集、會員分群沒做 導入GA4、CRM、CDP並開始搜集數據,嘗試會員分群
行銷策略 只想快點產出活動,沒有規劃行銷漏斗 先定義目標、客群、CTA,再用AI輔助規劃與執行
使用者體驗 Landing Page 設計差、結帳過程複雜、網頁表達不清 優化UI /UX、測試不同頁面內容、測試CTA與結帳流程
文案創意 AI生成的文案跟品牌調性不一致 用AI生多版本文案做A/B test,再由行銷人員優化品牌語調
行銷自動化 工具沒串接起來,行銷流程仍然大量人工處理 建立自動化流程,串接CRM、EDM、LINE OA與AI工具
成效追蹤 無法判斷哪些活動有效 設定追蹤指標,再透過AI分析成效並提出優化建議

相信各位主管或行銷夥伴,在看這張表的時候腦袋應該有些畫面吧?想想團隊是一個木桶,哪一個木板是最短的?先從那一塊下手,投資AI工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7/20163011M8nEV24ma9.png

AI行銷應用要避免的迷思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應該是大、中、小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以下幾點是我認為最需要該留意的:

  1. 不要為了AI而導入AI
  2. 不要以為導入AI就能立刻有成果
  3. AI可能提供不正確的資料,導致我們產出錯誤的策略與結論
  4. 若沒有審核機制,AI萬一出錯可能帶來品牌信任危機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7/20163011ro3KOyGPuR.png

讓AI成為木桶裡的長板,而不是最大的短板

AI行銷應用可以做到內容生成、精準商品推薦、行銷流程自動化、預測模型...等,但知道團隊or自己的短板在哪裡,這塊得先找出來,不然AI也不知道該替我們修補哪些短板。

我的建議:
先盤點 → 找短板 → 補強短板 → 再用AI提升效能or效率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7/201630115W5tK6vbwK.png

撰文/陳建夆


上一篇
想用 AI 當行銷顧問前,必須知道的優缺點與潛在風險
系列文
AI 行銷實驗室:活用 AI 提升創意與效率2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