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一步,大家應該已經擁有一個功能完整的小幫手了——能讀資料、能查知識、能幫忙回答問題。但最有趣的地方才正要開始:客製化。就像每個人整理筆記的方式不同,小幫手也可以長得完全不一樣。有人想做成學習助教,有人想變成股票分析師,也有人想要一個懂健身飲食的 AI 夥伴。這時候,讓小幫手「有個性」的關鍵,就是改 prompt、資料來源和行為設定。
舉例來說,你可以在系統提示(system prompt)裡加入特定的語氣或角色:「你是一個溫柔又認真的日文家教」,或「你是幫我檢查財報重點的分析助理」。接著再串接不同的資料來源,例如用新聞 API、教學文件或你自己筆記的資料庫。這樣一來,每次回覆都會更貼近你真正的需求。
我覺得最酷的地方是——這不是工程師限定。就算不會寫太多程式,也可以用現成的框架(像 Streamlit、Gradio)去調整介面,讓小幫手變成你專屬的 AI 網頁應用。最後你會發現,這個專案已經不只是個作業,而是你自己的作品。
簡單說,客製化的樂趣在於「它越像你,它就越有用」。這時的小幫手,已經不只是幫你工作,而是跟你一起成長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