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程式的時候,最怕的不是 debug,而是那種「明明跑得起來,但不知道哪裡怪怪的」的感覺。以前我都會花一整個晚上對著程式碼懷疑人生,後來乾脆讓 AI 幫我檢查。現在我只要貼上整段 code,小幫手就能幫我找出潛在錯誤、命名不一致、甚至是效能可以優化的地方。它不只是糾錯,還會附上「為什麼這樣改比較好」的理由,像一個不會嫌你笨的資深工程師。
有時我還會用它來幫忙解釋別人寫的程式。尤其在看開源專案的時候,code 超長又沒註解,小幫手一解釋就像打開霧裡的探照燈:「這段是資料清洗,這裡是 API 呼叫,這裡是錯誤處理。」看完整個架構瞬間清晰起來。
而且我後來發現,讓它幫忙重構程式碼也很方便。像我常常寫完才覺得「這段可以包成 function」、「那裡其實應該用 logging」,AI 幫我重排結構後,整個程式乾淨多了。雖然有時候它也會給出太「完美」的版本,讓我覺得「好啦我知道你比較厲害」,但整體來說真的幫我節省不少時間。
我覺得這種開發者小幫手不是要取代我們,而是幫我們少踩點雷。就像有個學長在旁邊默默糾正你:「這行忘加 try-catch 了喔~」有點煩,但超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