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天我沒再加功能,而是把整個專案的外觀、互動、節奏都統一起來;寫了一份三段式指令給 Codex,處理 UI/UX、RWD、動畫、PWA 收尾,全程只動樣式,不碰邏輯,和昨天一樣,先附上作品的連結。
統一 Tailwind 設定、全域樣式、UI 元件(Button、Card、Modal、Spinner 等),整合 Header、Footer、背景、間距,不動邏輯。
所有頁面(Timer、Done、Wall、Chat、Profile)換上統一樣式,加上 focus 樣式、鍵盤導航、lazy loading,Three.js 與倒數效能穩定化,錯誤提示統一用 toast。
補完 PWA 更新提示、清理資產與警告。
回頭看這 30 天,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雛形期 → 系統期 → 優化期 → AI 完成期。
從第一天找回專注力的念頭,到最後一天把整個 FlowNest 整成一個完整產品,每一篇都是那條路的一步。
下方把所有文章連結整理起來,做個摘要。
從想法出發,搭好雛形,讓畫面與核心功能跑起來。
打好後端基礎,把登入、資料寫入、留言牆、社群圈都串起來。
進入整合階段,解 bug、測互動、優化使用體驗。
導入 AI、優化體驗、完成最終設計與建置。
謝謝觀看到這邊的您~小保今年鐵人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