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0

🧭 導遊:用統計思維設計「生成式AI × 社工 × 長照日照」研究架構

這篇文章要教你:
如何把學術論文中那六張表格(描述 → 關聯 → 預測)的統計邏輯,
轉化成一篇以「社工如何運用生成式AI於長照日照中心」為主題的研究架構與文章設計。

我們要讓 AI 在長照現場不再只是科技名詞,而是實際能支持長輩生活品質的工具


🧩 一、表1:服務現況與長輩樣貌(描述層)

📘 目的

呈現「服務對象與社工工作現場的全貌」,建立背景基線。

📊 對應內容

類別 變項 說明
長輩基本資料 年齡、性別、居住狀況、慢性病數量 描繪服務對象特性
社工服務類型 家訪、日照活動、電話追蹤 顯示介入頻率
AI 工具使用情形 ChatGPT、NotebookLM、Odoo、Gemini 描述生成式AI參與的實際比例

📈 統計方法

  • 描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平均數、百分比、標準差。
  • χ² 檢定(Chi-square Test):不同年齡層長輩的 AI 互動接受度是否不同?

🔍 重點:這是「畫地圖」的階段。要先知道現場有哪些人、用了哪些AI、效果是否有初步差異。


📈 二、表2:AI使用程度與照護成果的關聯(關聯層一)

📘 目的

觀察「生成式AI介入強度」與「長輩生活滿意度、認知狀況」之間的線性關係。

📊 對應內容

自變項 依變項 控制變項
AI 互動頻率(每日、每週、每月) 長輩幸福感得分 年齡、健康狀態、照護時間
AI 回應品質分數(由社工評估) 長輩參與率 性別、教育、社交頻率

🧮 統計方法

  • 多元線性回歸(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估算 β 值,分析 AI 使用頻率對幸福感的影響。
  • 控制變項:避免健康差異造成假性關聯。

💡 舉例:β = 0.45 表示「每增加一次AI互動,長輩幸福感平均提升0.45分」。


⚙️ 三、表3:AI生成內容品質與社工介入品質(關聯層二)

📘 目的

探討生成式AI的「內容品質」是否會影響「社工介入滿意度」。

📊 對應內容

自變項 依變項 工具
AI 回應的語調溫度(溫柔度/準確性) 社工對AI輔助的信任分數 Likert 五點量表
AI 建議落實率 長輩行動力分數 日照活動紀錄表

🧮 統計方法

  • 皮爾森相關(Pearson’s r):AI內容品質與社工滿意度的線性關聯。
  • 分層分析(Stratification):依社工年資分層檢視差異。

🧠 解釋:AI越「溫暖與準確」,越容易被社工採納並實踐。


⚖️ 四、表4:AI介入強度與失智風險下降的勝算比(預測層一)

📘 目的

將分析結果轉化為「風險倍數」語言,呈現 AI 在健康促進上的實際效益。

📊 對應內容

分層 勝算比 (OR) 解釋
高頻AI互動組 0.45 與低互動組相比,失智風險下降 55%
中頻AI互動組 0.70 下降 30%
低互動組 1.00(參考組) -

🧮 統計方法

  • 多元邏輯斯回歸(Logistic Regression):依失智風險(有/無)為依變項。
  • 控制變項:年齡、教育、病史。

💬 重點解釋:勝算比(OR)是「事件發生的倍數」。
例如 OR = 0.45 代表 AI 高互動組發生失智的機率只有參考組的 45%。


💬 五、表5:社工AI素養與長輩參與動機(中介層)

📘 目的

分析社工AI素養是否為「中介變項」,影響長輩對AI活動的接受度。

📊 對應內容

自變項 中介變項 依變項
AI 培訓時數 社工AI素養得分 長輩參與率

🧮 統計方法

  • 中介分析(Mediation Analysis):測試社工AI素養是否間接影響長輩參與度。
  • Sobel test:驗證中介效應顯著性。

💡 實例說明:AI培訓時間越長 → 社工越會用AI → 長輩參與率越高。


🔮 六、表6:生成式AI的倫理與實務建議(策略層)

📘 目的

將前述分析結果轉化為行動指標與政策建議。

📊 對應內容

面向 問題 改善建議
隱私 長輩對AI語音紀錄不安 設計「非錄音版」AI介面
教育 社工AI應用落差大 建立AI輔導員制度
成效 無統一評估標準 建立AI服務評估量表(AI-SAS)

✍️ 解釋:這張表不再是統計結果,而是政策與實務層面的「結論表」。


🧮 七、整體架構對照表(學術轉應用)

階段 原研究對應 本文主題對應 分析工具
1️⃣ 描述層 表1 長照與AI使用現況 Descriptive Statistics
2️⃣ 關聯層一 表2 AI互動頻率與幸福感 Linear Regression
3️⃣ 關聯層二 表3 AI品質與社工滿意度 Pearson Correlation
4️⃣ 預測層 表4 AI介入與失智風險 Logistic Regression (OR)
5️⃣ 中介層 表5 社工AI素養影響力 Mediation Model
6️⃣ 策略層 表6 倫理與制度建議 Qualitative Synthesis

🎯 結語:AI賦能的社工新角色

在長照與日照中心中,社工不只是情感支持者,更是AI導演與倫理守門人
透過這六層統計架構,社工可以學會如何讓生成式AI從「輔助回覆」進化為「行動夥伴」:

💬 用AI陪伴、用數據決策、用人性守護。

這正是「社會工作 × 生成式AI × 長照」的新三角平衡。


📚 參考資料(APA7)

Chen, C.-T., Chang, Y.-T., Li, P.-F., Lin, C.-F., Huang, C.-C., Cheng, H.-L., ... & Lee, Y.-T. (2022). Cross-correla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physical fitness, body mass index distribution, and overweight/obesity risks among adults in Taiwan. Medicina, 58(12), 1739. https://doi.org/10.3390/medicina58121739


上一篇
專論:生成式 AI 的分水嶺——從「工具」到「知識夥伴」的轉型與挑戰
系列文
生成式 AI 在醫療與長照中的應用:從照顧紀錄、健康教育到生命故事保存,提升社工與照護效能。3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