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沒有程式基礎的人來說,用 RPA 軟體入門從輸出參數與輸入參數去了解資料流的概念意外滴是個好方法。
今天跟同事討論 data 的流向和儲存的路徑和流程路徑設計邏輯,大抵可以分成兩種型態,一是 input 和 output 寫在同一頁,而且讓 data item 是動態的,上一個 action 的 output 就是下一個 action 的 input 之一,因為不把變數寫到code裡,而是集中管理在 input 和 output 的參數群裡,很方便找尋和修改
第二種型態比較像以前事務所的經驗,Sources、工作底稿和最後產出一定要分開,這樣即使中間有做錯,我們還是可以找原始的資料重新再做過一次,中間過程也要記錄軌跡,後人才會知道你怎麼做的。
中間記錄軌跡的部分機器人已經幫你記下了,只要按 step over 就可以一步步知道軌跡,不同 page 的 data item無法互通,必須先透過在下一層的process/ page/ object 的 start parameter中 add 一個 input,並同時到這一層的 process/page/action 設定要 Output甚麼資料進去下一層運算,因為這樣的特性,要這樣在每頁的start和end設定很麻煩,所以才會建議把 input output 放在 main page統一管理,不需要因為初級資料變成次級資料,就改變檔案路徑。
但為了避免所有要 refer 的 parameters 包含計算用的公式 (Calculation & Formulas) 都塞在同一頁顯得更混亂,若流程很複雜我們會把 logics 放在各分頁,在加入 Notes 的框框標註這段流程的意思。此外 Naming 也是很重要,每個 action 要取名的言簡意賅,把動作描述清楚,看 BP 流程的寫法默默的還能看出了開發者是怎樣個性的人。
說到審計人寫程式跟資工和資管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審計人重軌跡,本系的只在乎結果。除了input/output parameter外,審計人一個最好的習慣就是留存中介計算結果在試算表中,然後用該結果帶到接下的步驟。
真希望大家都有這種好習慣,因為如價格的計算也許是透過10個欄位得出的,而最後的產出僅記錄了計算結果或是1到4個欄位。在資料密集的程式,回朔計算過程非常重要的,也給予使用者信心。
最近的專案中,實存的資料包括input, throughput, 和 output。input五個欄位,throughput結合數個inupt所以有十個以上的欄位,output是匯總的僅剩下五到六個欄位。最後使用者除了看output也會看看throughput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