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19 iT 邦幫忙鐵人賽

DAY 25
0
自我挑戰組

軟硬通吃, 非典型Software PM的職場求生記系列 第 25

Day 25 - 擴增多國語言對話的經驗分享

繼續延續昨日的討論, 做了這麼多語音平台後, 可是都侷限在我們熟悉的"英文"與"中文"的話, 對一個銷售到全球市場的IoT產品來說, 怎麼跟其他語言的使用者交代呢? 有人說, 那就像UI上的字串翻譯那樣, 請翻譯社做對話的翻譯就可以拓展到其他語言啦~~ 但實際深入去了解之後, 你會發覺"語句翻譯"與"對話創作"是兩個互相矛盾的方向, 怎麼說? 因為一般我們送字串給翻譯社, 翻譯的核心邏輯是 "從各種可能的翻譯中, 挑選最佳的一句作為翻譯的答案" 但若熟悉語音對話設計的人就知道, "如何將一個問句, 擴展成多種不同的問法" 才能廣納各種Utterance在資料庫中, 允許User任意說各種常用的說法,

"語句翻譯" --> "從各種可能的翻譯中, 挑選最佳的一句作為翻譯的答案"
"對話創作" --> "如何將一個問句, 擴展成多種不同的問法"

所以說你要把中英文的對話稿件, 送給翻譯社的話, 你可能只會得到一種翻譯, 但只要user沒這麼說, 就"聽不懂"了, 所以就在我有次靈機一動, "不然我們找有語言專長的學校科技合作吧?!" 而且外國語言學系通常都有外籍教師作為native speaker, 若是由他們來設計對話的句子, 應該是最道地的, 而且是"創作"並非翻譯, 無法照字數來計算費用, 美好的想像要實現, 伴隨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訪系主任, 簡介語音助理, 說明對話內容, 討論作法與交件時間, 協助安裝測試APP...等等, 同時還要來來回回協商出一個過去沒有參考價碼的價碼? 因為語言科系竟然對AI人工語音助理毫無所悉 (他們真的一點都不擔心, 未來翻譯工作會被AI機器人取代 @@"), 然後最難搞的是合約, 從審閱合約的過程中, 你也可以看出 日本教授, 德國教授, 法國教授 對於合約中各種條款的仔細拿捏得程度, 所幸最後終於達成共識...展開了這個多國語言對話創作的專案

這是一個完全由我這個PM發起, 獨立洽談, 拜訪合作, 再請工程師協同出席做工程支援的專案, 也算發揮了PM可以獨當一面, 對外接洽專案的能力, 而這個專案的價值, 不僅在於摸索出多國語言對話設計中的Know-How, 不同文化的細節差異, 雙方產學合作的默契與經驗, 以及最終可以拓展語音對話支援到不同語系, 擴展使用者, 而且我相信是占少數以同一個Skill在多國語系商店上架的對話技能/images/emoticon/emoticon41.gif


上一篇
Day 24 - 從語音助理到文字聊天機器人
下一篇
Day 26 - 補強自己的數位能力- 談Google 數位學程
系列文
軟硬通吃, 非典型Software PM的職場求生記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