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 [Day22] 呈現多種特性的資料1 有提到要先找出用這些資料想要呈現出的重點,接下來就來實際看看一些案例吧。
都先確認好資料的樣貌、確認好要如何呈現之後,接下來就實際來試著看看實際呈現的樣子,其實會更有感覺。
比方說現在手上有一組各月份降雨量的資料,在呈現的時候可以選擇要顯示每個月份在全年降雨量裡面的佔比,例如下方的圓餅圖 (圖片來源);或只是要單純只比較每個月份的降雨量,例如下方的長條圖 (圖片來源)。
這時候可以看到,上面兩張圖片雖然是同一份資料,但呈現出來的感覺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以圓餅圖來說,呈現的會是該月份降雨量佔全年度降雨量的比例,重點會放在相對比例;而長條圖就只是呈現各月份降雨量的比較,重點是絕對數量。
所以這時候將圖表試著做出來之後,其實也方便我們再去思考哪張圖片能夠更貼切地進行呈現。
而在資料的呈現上,如果有多個重點真的沒辦法刪減、或是一定要搭配做呈現與說明時,最好也能夠定義出這些重點的優先順序。也就是哪個重點會是比較優先要做呈現的,這樣才有辦法找出適合的圖表。
例如前面在 [Day 18] 資料分布的圖表3 也有提到過的美國 2016 選舉結果的數據,會有幾個不同的維度可以呈現,例如地理位置、各州由哪位候選人拿下、各州的票數。而這時候如果覺得地理位置一定要加入、用地圖做呈現的話,就要衡量剩下兩個維度 (各州由哪位候選人拿下、各州的票數) 要優先呈現哪一個了。
例如如果想要優先呈現各州由哪位候選人拿下,可以單純就將顏色填上地圖、各州票數用數字呈現即可,如下圖 (圖片來源)。
如果想要優先呈現的是各州的票數,則可以改用下方的示意地圖方式呈現 (圖片來源),不過這時候的地理位置與大小就會有點微調,改用票數的多寡來呈現。
在這兩天說明了如何選擇出更適合的圖表之後,接下來則會分享一些在設計圖表時常見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