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問公司裡面很常需要,切換領域去思考
目前在做探索、行為相關的研究
為什麼要講user,應該要以human為主
如何思考human跟user之間轉換的法則
北歐區其實比較偏向參與式設計
https://www.copenhagencatalog.org/
其實firefox 是mozilla旗下的一個產品
firefox lite 其實是面向東南亞的產品,瀏覽器其實是一個非常難經營的事業,我們最大的競爭者就是估狗,通常原生的就會直接用,除非你很在意資料都被賣給誰了,才會考慮使用別家的瀏覽器
comunity bugzilla
有任何抓bug的,都可以在上面回報,
公司本身具有很強大的社群,可以幫助工作者在遠端時的困境,幫助公司整體的成長,
聲音又被不同的大型公司壟斷了,都被收錄進去分析,可能未來以聲音偉主的企業又要被壟斷,讓你可以用到開放的資源,去做後續的開發,只要你想要用,都可以讓大家一起參與,也會幫助machine learnging這塊。
產品裡面的安全設定,大家有在在意嗎?
連北美那邊也不是很在意,mozilla會提供一個清單,讓大家了解哪些產品會把資料回傳,幫你列出哪些是高安全性、啲安全性,讓你知道說你購買的產品
台灣對於三件事情的在乎程度
高隱私風險
高資訊壟斷
高訊息誤導
設定出來四個類別的人,並且給他們action item:
gobel reacher
先讓我對群族有基本的認識,行為流程有哪些是我有所遺漏的,
一定會先有些假設,才到現場驗證,
收集資料回來之後,整理之後,告訴大家接下來可以採取哪些行動
mozilla 其實有VR的瀏覽器
科技版品不會只落於初步的構想,而是可以找到使用者去使用
透過miro去進行溝通,工具對於跨國的team其實蠻重要的
default = value
一個產品的default,會影響使用者後續的操作,以及他後續使用的參考基準
推手、使用經濟
人沒辦法遇見自己可以得到效益的時候,其實就不會去做這件事情
讓user可以在不用思考在狀況下,也可以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pritave bower mode 會阻擋第三方的,但是其他的bower只是把你的歷史記錄洗掉而已,但是mozilla會幫你把沒有通過驗證的第三方套件也擋下來,讓你的資訊不會外流。
大部分都是使用free wifi,但是他們就會不太敢使用一些隱私相關的服務,所以他們推出了類似VPN的服務。
有人認為使用付費的VPN,你的資料可能就會被保護的,在印尼有些網站是不能上的,會被政府監控,有些人就會想要繞過這層機制
data = Money
極速模式&存文字模式
每個data在下載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幫自己省錢
safe zone
不想讓任何的網站知道我任何的猶豫行為
obstruction = Protection
把APP都變成星做的icon
不是每個人都有手機,常常會借給別人,所以為了不讓人家可以快速的找到我的社交媒體;另外一個人把每個APP都上鎖,每次開都要打一堆密碼qwq
In case = safe
3.From data to deaign
印度的人比印尼的人,更常使用peivate mode
因為想要看一些成人的內容,上班途中也是
沒有廣告、不想留下紀錄
可以用單手刪除單頁的紀錄
Key takeways
We control technology, not it controls us
Emvracing a differnet approach
deep listening.
服務設計學思達_編譯計畫
每兩週都會去翻譯touch point上的精選,分享一些服務設計相關的知識。
四個關鍵字
veryday如何打造更人性化的工作環境
empathy
empowerment
personlity and diversity_員工的分群、重新設計公司的環境
co-creation
人的圖特性到底是什麼
讀特性、創意性、批判性
所以機器人不太有可能真的取代人類
穀倉效應、透過工作坊去做交流,讓每個人的淺力都可以發揮
不把人視為一個資源,應該轉換成一個個體,讓他發揮自己的淺能,善用他們的優勢。不然容易失去熱情。
Form josb to life
不應該把專業視為工作,如何讓工作與生活可以互相補足成長,讓中坐之餘可以有更多的體驗
固定型思維、成長型思維
TED演講
美國工廠movie
中國與美國的勞資文化衝突
每個人可以在環境裡面可以自在的討論,透過新的組織管理,可以有更好的、人性化的工作環境
QA time
Q:google把服務都串起來,很方便,服務跟隱私有辦法共存嗎?
A:firefox現在正在做,但是google把服務都串好,這也是目前用戶流失的主因。對用戶來說,方便是首選,目前正在跟隱私做抗衡,也許在美國跟歐洲來說,這方面的意識較高,其他的群組,就會偏好方便。從日常中發現機會後,是不是能把隱私跟方便結合起來,目前嘗試在落實當中。也不一定是抗衡,也可以能共存,讓消費者有一個選擇的權利。
Q:以現在的工作,新任和責任在哪些環節特別珍貴?
A:我們在跟很多單位合作的時候,怎麼像設計組織架構,在工作環境裡面可以有一個私人空間,這部分還蠻難的。這兩者誰是幾、誰是蛋,我自己覺得他們有好幾個不同的層次,人人、人物、物物,當你感受到信任時,會感覺到責任變重了,演算法可以做得到這件事情嗎?
覺得每個環節都很重要,技術都是把淺能發揮更好的工具,人跟人之間的親密是沒辦法取代的,跟一個人有個喝茶或喝咖啡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沒有信任的前提下是沒辦法完成的。
Q:當個人當組織的目標不同是要如何組裡?
A:上面公司,在改革了如果你不喜歡這樣工作環境的話,你可以離開,也給你很好的福利模式,當時也有一部分人就離開了
Q:科技跟設計如何產生信任
A:政府做決策都很慢,會有很多文件,去讓他們安心跟信任,剛好我們辦公室在市政府旁邊,有時候我可能不幫他們準備椅子,直接做討論,這樣遲時會讓他們比較放送,設計師勁量用視覺的方式,去幫助他們想像,當你持續地為他們帶來具體的呈現後,他們就會逐漸地見李起對你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