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coin 創辦人高重建先生,最近寫了一本《區塊鏈社會學》。作者秉持「人文為主、科技為輔」,從社會的角度出發,看這個世界為甚麼需要區塊鏈(或說區塊鏈在現代社會的趨勢),筆者則將讀後感拆篇成上下兩篇,及摘要書中的一些論點。
本篇將以區塊鏈三個特質:民主、信任、價值傳遞的平台,談談現代社會中,區塊鏈的趨勢與應用在哪裡。
一、民主:無「大台」就是去「中心」化
香港最近通過了國安法,港民也歷經了一年多的努力,引頸期盼的自由與民主,卻仍風雨飄搖。
儘管是付出無數努力與政府抗爭,他們表現出追求民主的決心,卻也失去了社會資本、經濟資本。抗爭造成動盪,不是現代科技容見的──我們需要更強而有力的節點,捍衛我們的共識與理念,用投票大聲說出我們的聲音。
作者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詞「大台」,我想了一想覺得很有趣,於是把它理解成「檯面上大型的權威機構」。港人徹底表現出話語權,因不滿港府長期的施壓、罔顧民意而恣意強行通過某些法條,於是他們站出來,不希望自己的權力掌握在「大台」手中,因為大台拘束、分配了人們的利益與權利,所以在失去共識的情況下,港人為了避免被「大台」壟斷,發展出「無大台」的新型態抗爭──散居各地的港民,就算沒人領軍,但實踐出「民主」的共識,讓訴求從各地遍地開花,運動成功在各地推行。這也是區塊鏈中,實踐去中心化的真諦。
二、信任:我們都知道,錢之所以能表現出價值,就在於──支撐現代銀行貨幣體系,來自於我們對政府、對銀行的信任。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標題寫信任,但你可能聽過區塊鏈trustless?這是因為,區塊鏈能用密碼學技術,確保紀錄不被竄改,凡是更改紀錄,都要被經過絕大多數人的認證。所謂不可竄改,作者在書中舉出「連儂牆」的例子──任何人都能在這面牆上,寫下字句與表達言論,即使牆壁上的空白都被字跡填滿,舊的字跡與修改過程依然都永遠存在。
或許乍聽之下還不是很了解,這就像英文的valueless跟priceless,前者是無價值的(垃圾),而後者是珍稀到無可用價值衡量的(黃金)。而作者的比喻是,不信任是毫無信任可言,無信任則是因為:不知雙方信任基礎而不做立場假設,就算有信任亦不會因此忽略驗證。看到這裡,我想,區塊鏈真的是一個相對非常公平的系統了。
三、價值傳遞的平台:網際網路是資訊串流的平台,而區塊鏈是資產金流的平台。
有個當時參與網路發明,也是網景創辦人之一Mosaic說,現在的區塊鏈的發展,就像是90年代當時的網際網路體系。
剛才提到區塊鏈無信任,也就是我們不需要某些機構的背書,在珍視信任價值的前提下,不做假設,當中本聰說我比特幣要發2100萬顆,因為區塊鏈數學與密碼學的魔法技術,讓他想要增發一顆都不行,想後悔也不能後悔──因為不能竄改,所以無信任,所以內容都有紀錄留存。至於這個平台上,發行的有價格的貨幣,不受任何政權撐腰、機構背書,本身就已經超脫「價格」所能衡量的「價值」級別了。
最後來個總結,就區塊鏈的三特質:民主、信任、價值傳遞的平台,來整理書中想傳遞給讀者的想法,對於篇目編排,作者則一開始就大破大立,導出各種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誤解,讓人耳目一新,期待這本書上架後,獲得廣大迴響。
參考資料(我的medium):https://medium.com/@blockchainUT/%E5%8D%80%E5%A1%8A%E9%8F%88%E7%A4%BE%E6%9C%83%E5%AD%B8%E8%AE%80%E5%BE%8C%E6%84%9F-%E4%B8%8A-%E8%AA%A4%E8%A7%A3-%E4%BF%A1%E4%BB%BB-8b9cb930f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