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有說到為甚麼會有這張去 Monitor SEO 的數字總表,一開始只是要記錄一個簡單的事:平均網頁連結數
雖然我是在 2008 年時就開始成為 SEO 顧問的生涯,但那時可以專是在 SEO 公司當 SEO 顧問,因為大概只有 SEO 公司才了解我對 SEO 的特殊方法論 (工具論、數據論),從不想自介或自我行銷去獲得信任,而去擔任一般 SEO 公司的顧問,當然我覺得那些公司應該找專業的 SEO 公司不該找我。
但那時還是會幫朋友的公司看 SEO,尤其我當時的職稱也是『技術顧問』,只是比較偏向 Data Mining 資料探勘、高有效性的開發之類的,並沒有從事一個所謂的『SEO 顧問』,但一直到 2012 年因為某朋友即將上任 Y 公司,而 Y 公司的新主管希望我協助 SEO,因此才從系統研發顧問『斜槓』成『SEO 顧問』。
當時例行性的 SEO 除了上課外,就是依據 Webmaster Tools 的資料來檢討該注意的事,事實上把 Webmaster Tools 所說的問題都解決就很夠了,且大部份的情型是越大的公司越難推動,加上並不是每間公司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人都了解 SEO 的重要性,那時的問題又是另一個故事,且沒必要提。
在 2014 年時,慢慢發現上課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實作,因此在那時,SEO 慢慢的轉型成 Workshop 及開工作項目 (Todo),而在 SEO 公司的角色也慢慢就是開發出一個 SEO 工具的 Prototype,及建議可能的 SEO Business Model。
2015 年 Webmaster Tools 改名為 Search Console,也慢慢的改變了一些表格的資料與呈現方式,而那時有慢慢的開始記錄一些基本的數字,因為就當時的資料只有記錄 90 天的資料,但若是要看常期變化還是要自己記錄才行。
大約是在 2017 的四年前,原本只是在除了觀察 Google Search Console 數字的變化外,當時在思考有關目的頁與中間頁的關係,也在想說怎樣的連結建立才是一個好的網站,因此提出:『好的網站應該是任兩頁之間只須要六次連結點擊』,這也是六度分隔理論,這時候最直接產生了一個不在 Google Search Console 的數字,也就是上面所說的每頁連結數。
當時就很驚訝一些事情,平均一個網頁常常有 100~200 個連結,但實務上每頁連結數是相當低,那時做得好的網站也大多只是在平均每頁連結數 30 個,且分布相當不均勻,被連結最多的頁面通常是首頁、登入頁或有關我們之類的頁面,但這對網頁的落點是不健康的。
因為一個 SEO 好的網站做得好的話,應該是很多內容頁獲得流量,也就是在分布上是一個『長尾效應』,也就是前面 20% 的網頁數,約有 50% 的流量,但事實上大部份 SEO 做得不好的網站,大概就是 80/20 法則的狀況,流量集中在前 20% 的網頁數或關鍵字數,占總流量的 80%。
一個網站的網頁與流量分布
這個命題是在 Amazon 很早就發現了,因為在實體通路中,公司主要的 80% 利潤來自於 20% 明星商品,但網路界是有很強的力量變成 5/95 或是長尾效應 (20/50),指的是前 20% 的明星商品只有 50% 的利潤,但在某種爆發時期又有 95% 的主要流量來自於 5% 的事件不均衡狀態。
但搜尋很有趣的是當做得好的時候,就有很強的長尾效應,因此就畫出上面的圖,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當時寫的文章:
The distribution graph of website landing page
這是在 2014 年寫的透過 Google Analytics API 抓資料匯製而成的,那時 Google Search Console 還沒有 API,但一直到 2016 年時,GSC 開始有了 API,只是這個 API 主要還是在流量面的角度,而很多角度是沒有的。
的確 Google Search Console API 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真的要透過這個了解 SEO 是不夠的,就像是連結數一樣,要去看其變化與分布,可能只好透過介面將 csv 下載下來再分析,以資訊流的角度是速度不夠的,且能分析的相當有限,只是這些又是很重要的因子,不能不去觀察。
外部連結的趨勢
就像是上圖這個外部連結,從最大的數字來看連結數與連結的網頁似乎是下降的,但用網域的觀點就不一樣了,甚至第 100 與第 200 的變化也有些不一樣,這些在目前的 Google Search Console 報表是沒有提供的情形下,只好我們自建 SEO KPI 總表,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看到:
但也因為這樣,SEO 的操作細節更多,總表能夠看到的數字已經超過一個人只靠印像能夠猜測的地步了,此時才真的覺得 SEO 是個專業,雖然還是每一個人都要了解大概,只是這個大概跟真正的技術底層越差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