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主菜⋯⋯可惜還剩一點尾巴,明天才能讀完全本。
不過實際在讀的時候,要參照很多的案例,把所有的案例都略過的話,就只是一個沒太多意義的筆記 XD
五種主要的敘事觀點 (point of view)
也就是誰在說故事,以及他們和故事的關係
- 第一人稱,
- 此時觀點角色 (viewpoint character) 是「我」
- 讀者只能從」我」對其他人的所見與描述中,來推斷其他人是誰,以及他們感覺如何
- 有限第三人稱,觀點角色是「他/她」
- 讀者從觀點角色對他人行為的觀察中,推斷他們的感覺
- 作者會用某種方式來標示敘事觀點的轉移
- 戰術上,有限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很類似,讀者的所知不會超越觀點角色,因此,說故事的聲音很集中
- 有限第三人稱未必是可靠的敘事者,但「我」在一些特殊情況外,大多會被認為是可靠的敘事者
- 意識流屬於有限第三人稱的一種
- 涉入的作者 / 全知的作者
- 敘事的觀點與聲音常常轉變,或提出唯有作者才能提出的看法、觀感、分析或預測
- 所有的神話與民間故事,以及大部分的小說,都採用這樣的敘事聲音
- 娥蘇拉不喜歡「全知的作者」這樣的俗稱,特地定改稱為「涉入的作者」
- 涉入作者可以更明顯地操弄敘事觀點,因為敘事者了解來龍去脈,可以選擇述說他認為重要的事
- 現代小說 (1915 後) 愈來愈常以有限第三人稱來敘事,簡言之,全知觀點有點退流行了,現在的讀者不太喜歡這種自認了解全局的敘事者,但在像《戰爭與和平》這樣的鉅作中,這部小說在作者聲音/人物觀點之間高超地轉換,極其簡潔地說出男人、女人、甚至獵犬的內心話,又轉換為作者的想法,到後來,你會覺得彷彿活過許多人的人生。
- 疏離的作者
- 這類小說沒有觀點角色。敘事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他對角色的一切敘述,都是從完全中立的旁觀者視角切入(有如牆上的蒼蠅)
- 作者從來不曾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他會詳細描繪人物與地方,但涉及價值觀時,只會間接暗示
- 疏離的作者是 1900 年前後流行的聲音,任何自稱「極簡主義者」的作者,大多都採用這種敘事
- 如果作者期待相依共生型的讀者,則可以適合練習這種敘事觀點
- 剛開始寫作的新手會期待讀者對我們筆下的世界也深有共鳴,感同身受,會因我們哭泣而落淚。但這樣很孩子氣,不是作者與讀者應有的關係。如果你能用冷靜的聲音感動讀者,你寫的東西才真正感人。
- 觀察者/敘事者,
- 採用第一人稱
- 敘事者是故事中的角色,但並非主角,雖然在場,但不是要角
- 此時,小說談的是「敘事者親眼目睹、想告訴我們的事」
- 採用第三人稱 - 只有虛構故事才會採用這種觀點
練習
- 用 200-350 描述某個情境
- 情境中需要有幾個人在做某件事,最好超過 3 人,例如一群人在分擔家事,或街上的小意外
- 盡量不要用對白,一旦角色開口說話,他們的聲音就會蓋過觀點
之一
- 使用兩種敘事聲音:從某個事件參與者的角度說故事,採用有限第三人稱觀點。
- 接著,從另一個參與者的角度,再把故事說一次,也採用有限第三人稱
之二:敘離的敘事者
之三:觀察者/敘事者
- 人物雖然在場,但不是參與者,只是旁觀者,如果最初的版本沒有這個角色,不妨加入進來
之四:涉入的作者
關於篇幅,疏離的作者佔據的空間愈少愈好,而涉入的作者會需要相當的時間和空間
改變敘事觀點
在虛構故事中常需要轉換敘事觀點,但太常轉換只會耍弄讀者,不斷進出在不同的角色認同之間,打亂了讀者的情緒,也混淆了故事。
敘事觀點練習的目的,是讓各位對自己採用的敘事觀點,產生異常敏銳的感覺,很清楚應該何時轉換敘事觀點。
- 回憶錄作者習慣採用第一人稱,而小說常常採用有限第三人稱,因為小說家很習慣用他人的聲音寫作,扮演另一個自我。
- 在敘述事實時採用有限第三人稱,是對他人的冒犯,因為你妄稱了另一個真實人物心裡的想法和感覺。
操弄敘事觀點的經典: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 愛特伍,雙面葛蕾斯(以及愛特伍所有的其他作品)
- 吳爾芙,海浪
一些原則
- 絕對不要把疏離作者轉為涉入作者
- 涉入作者可以任意轉換,轉換頻繁會打擾讀者,但可以成立
- 黛拉抬頭望者羅尼仰慕的臉孔 - 這是有限第三人稱
- 黛拉抬起美得攝人的紫色雙眸,看著羅尼仰慕的臉孔 - 這有點打擾,因為能看見紫色眼眸的是羅尼,而不是黛拉
- 她抬起雙眼,深知自己的紫色明眸對羅尼深具魅力 - 這才是黛拉的觀點
練習
- 採用上一個小故事,維持在 300-600 字,以有限第三人稱,快速轉換敘事聲音
- 每次轉變觀點角色,就另起一行,同時在段落開頭用括號標記敘事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