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謀略技能不是天生,可以後天學習補強
- 決定產品發展的方向,並制定一個計畫來實現目標
- 有策略 vs. 沒策略
- 願景
- 無:根據客戶請求數量或銷售團隊排行榜決定優先順序
- 有:描繪出一幅激勵人心的願景,告訴大家兩年後的產品長怎樣,並且選擇專案來實現願景
- 競爭框架
- 無:分析競爭選手有的功能,並用來指引路線
- 有:找出競爭對手沒有做好服務而且有價值的客戶群
- 策略框架
- 無:別人不確定為何而決定而做
- 有:明確、有主見的框架
- 與公司的戰略一致
- 無:根據自己從客戶得到的資訊來選擇方向
- 有:了解公司的戰略方向,以及產品和商務團隊的目標
- 系統思維
- 無:沒有留意長期或全面性的影響而做出決定
- 有:發現趨勢和關聯
- 長期路線規劃
- 無:含糊大餅,沒有實現計劃
- 有:每季寫一份計畫,含工作項目、順序、技能要求、團隊規模等
- 執行
- 無:團隊總是趕進度
- 有:為策略工作保留空間
- 目標設定
- 無:啟動已決定的解決方案,根據該解決方案可達成的目標來設定目標
- 有:將團隊凝聚在一個關鍵的成功指標上
- 提前規劃
- 無:100%專注在即將到來的產品發表以及完美地交付產品上鍊
- 有:當工程師開始著手進行當前的產品發表時,就馬上找時間研究接下來的工作,草擬並提出建議
- 自主性
- 無:執行經理指派專案
- 有:向主管建議團隊接下來的專案
- 推廣
- 無:團隊不知所自己知道的策略
- 有:團隊每個人可以大致說出策略和目標
- 產品願景:鼓舞人心的方式描述想要追求的未來
- 策略框架:策略的spec
- 路線圖:有輕重緩急、有順序、有大致成本的工作計畫
- 擠出時間
- 心態轉變:「對公司來說,我是一位優秀的PM」
- 了解策略性工作的重要性
- 如果工程主管不允許抽出策略性工作的時間,可能是
- 不知道策略性工作的重要性
- 想要保持工程師主導
- 認為PM目前表現還不夠好
- 他們想要專案經理,不是產品經理
- 考慮快速的做法
- 建立大規模的策略
- 第一步:深入研究大量的回饋
- 第二部:開球
- 第三部:檢查點一-關鍵假設
- 第四部:檢查點二-起草策略/賭注
- 第五部:檢查點三-宣告
- 第六部:建立工作
- 第七部:建立計分板
- 分享策略並傳播它
本章節將有策略與無策略做了很清楚的描述,開宗明義也說明了產品經理成長的處境,當主管要求或是隱約感受到希望自己能多提供策略性意見時,充滿著焦慮與挫折,因為不管怎麼試,似乎都無法挑出基礎的框架,「如果我不擅長謀略,我怎麼可能當一位出色的PM」,這裡作者告訴我們,謀略是可以後天學習補強的,希望能在閱讀本書後,找到方法扎實獲得這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