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Linux的Bash指令,會打當然很棒,但想像一下,
假設我們現在要用Docker,把laradock的PHP環境建設起來,
指令:docker-compose up -d workspace php-fpm nginx mysql redis
也太長了吧!這時候我們就可以
使用Alias縮寫,建立常用的快捷指令,事半功倍。
使用 alias
創建快捷指令
$ alias cd..="cd ../"
//馬上就可以使用
$ cd..
但這個指令Session結束就會消失了,要創造永久的指令:
# 編輯bash設定檔案
$ vim ~/.bashrc
# 在檔案裡面隨意處加上(指令不能有空格)
# 設定啟動docker的laradock
alias laradock="docker-compose up -d workspace php-fpm nginx mysql redis"
# 上述的alias要在下一個session(關掉視窗重開)
# 之後才會啟用,但要在這個session使用的話:
$ source ~/.bashrc
之後就可以直接在終端機打指令囉!
但如果忘記指令的話,也可以打alias
將所有指令叫出來。
$ alias
bash初始的資料夾為你的$HOME 所在,通常是(home/username)也就是
波浪符號所在rachell@rachell:~$
我們可以到~/.bashrc
重設起點資料夾:(以我的WINDOWS wsl ubuntu為例,要到user資料夾可要打/mnt/c/Users
誰記得住啊 XD)
# 隨意安插,表示如果所在點為~就直接cd前往指定資料夾
if [ $PWD == ~ ]; then
cd /mnt/c/Users/rachel/africa
fi
# fi 就是finish 這段結束的意思!
這樣每次一打開bash就是指定的資料夾啦:rachelliaw@rachelliaw:/mnt/c/Users/rachel/africa$
超方便!
環遊非洲第18天-摩洛哥與西屬撒哈拉(Spanish Sahara)
昨天提到了非洲的天然界線:撒哈啦沙漠,
講到撒哈啦沙漠就不得不提起大名鼎鼎的三毛,以及她的散文: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啦故事發生的地點在阿雍,就是在西屬撒哈拉沙漠,叫做Laayoune 的綠洲。西屬撒哈拉至今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地區,但大部分領土被摩洛哥佔領。
1975年西班牙宣布撤離撒哈,如今仍是摩洛哥和玻里沙利歐陣線(Polisario Front) 相爭的無歸屬地帶。靠近海岸的西半邊是摩洛哥掌管的,而右半邊則是玻里沙利歐陣線。如今在摩洛哥掌管的地區有40%的摩洛哥人都居住在這裡,在三毛去世之後,還是有許許多多的書迷慕名來這裡,探訪三毛的足跡:她的家、她去過的沙漠、國家旅館...住在當地的居民只要看到亞洲臉孔,就知道對方是來看三毛的。
圖片來源:wikipedia
超偷懶的一篇!不過Alias和設定檔案超好用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