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天的篇幅講了電腦的架構,那今天就來點實際的應用吧!!
身為一個電腦重度使用者,在選購電腦時,撇除品牌、外觀、擴充埠等,最在意的其中一點莫非就是「效能」了
這裡說個小故事
去年買了 Macbook Air M1 想來當作平常私下開發用的電腦,那時候看 PTT 上有人說最低階款寫程式就很夠了,由於自己對電腦的選購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就跟著買了
但沒想到!!開大概兩~三個小型的前台專案,電腦就開始微鈍,偏偏我是 chrome 分頁習慣開很多的人!! 所以這個延遲就更明顯
為了守護好荷包君,整理一篇文章來說説在選購筆電時可以注意哪些地方:
電腦的選購取決於你打算如何使用電腦,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的硬體配置。以下主要以「效能」做為選購的基準
The more cores a CPU has, the more efficient it is.
以前的電腦多半只有一顆核心,同時間只能專注處理一件事,但現在電腦的核心數(core count)多半在雙核到16 個核心之間,每個核心都可以處理不同的任務,所以核心數越多,CPU 可以同時處理的任務就越多。第八代 Intel® Core™ 的處理器,就擁有四個核心數了,目前已經出到第十二代,可以逛逛 Intel 官網 如果預算足夠,可以挑至少 4 個核心數起跳
In general, a higher clock speed means a faster CPU.
CPU 每天都要處裡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指令,從簡單的運算到複雜的都有,時脈就是 CPU 每秒可執行的週期(cycle)數,以 GHz(千兆赫 gigahertz)為單位,時脈越高代表每秒可以跑的週期越多,處理複雜資料的能力就越強
Day6 的時候有提到,RAM 是電腦的主記憶體,也是儲存正在運行中的應用程序和資料的臨時記憶體,幫助電腦執行大多數的日常工作。對於電腦的性能和多任務處理至關重要,當然容量越大效能相對就高
又稱「硬碟」,用來長期儲存大量數據的地方,像是文件、應用程序、操作系統等,比起傳統硬碟(HDD),固態硬碟提供了更快的資料讀寫速度,可以加速系統的啟動和應用程序的載入時間
固態硬碟中的數據是可以被讀取、修改和刪除的,下面放一張電腦儲存空間的圖,這就是指SSD
不知道你有沒有像我一樣產生個疑問
就是 SSD 裡儲存的東西跟 ROM 有點類似,都會用來存放一些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不過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可讀寫性」
ROM 基本上在電腦被製造時就已經鑲在芯片上了,裡頭的資料是固定的,無法做修改; SSD 則可以做修改和刪除,甚至還可以更換將容量升級
P.S 並非所有電腦都能自行更換SSD,像是 Mac 就不行,他們家有很多機種都有防止用戶自行改機,所以將 CPU、SSD 和 RAM 都直接焊死在主機板上,所以自行換 SSD 是有可能無法成功的,甚至造成檔案遺失、系統損毀、無法開機等風險
廣義上 GPU 和 顯示卡這兩個詞可以互通,但狹義上顯示卡包含一個或多個 GPU,就像是 GPU 的擴充版,用於處理圖形計算的處理器,現今的顯示卡通常包含多個 GPU 核心,如果想瞭解更多可以看 Intel 的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