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需要體現價值的時代,往往看一個工程師的價值要從哪邊看起呢?
他的經歷?他的專長?他進行了那些專案?但這些都並不是一個很客觀的體現。
想問問各位,如果要來衡量一個工程師的工作表現,往往所想到的都會有哪些?
完成需求數量:這個數值目的是想了解工程師的工作量?倘若這些需求很大,需要一個禮拜以上或是一個月的時間來開發,那這樣子是否表示這工程師工作完成的需求量就很低,價值也相對變低,這樣是否會變成大家只著重在簡單的需求就好。
需求有沒有延期:需求延期可能的因素有很多,有在前期需求沒有討論好,到中間才去發生更改而導致需求完成時間延期,也有可能因外部因素而導致專案延期或取消。因此如果只用需求有沒有延期來當作指標的話會缺少全面性。
但是一個工程師的價值用這些能呈現出來了嗎?
ROI( 投資回報率 ) 可以用來評估工程師所創造的價值,即用少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回報。
假設公司投資了一個由五名工程師組成的團隊,用40個工時優化了網站的用戶界面和性能。如果每個工程師的時薪是350元,整體的投資成本就是14,000元。
經過優化後,網站的轉換率提高了20%,從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帶來了額外的60,000元營收。
在這個案例中,ROI可以這樣計算:
ROI = {{營收增加量 - 投資成本}}{投資成本} = {60,000 - 14,000}/{14,000} = 3.28
也就是說,這次優化帶來了3.28倍的投資回報,或者說3.28%的ROI。
因此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在這次功能之中創造了多少商業價值,幫助公司達成多少營收,並且也知道這個功能需求是否是有價值的。
我們也可以用商業層面來數值化成果,像是工程師這次花費一個月時間導入了 CI/CD 流程,減少工程師在部署的門檻以及速度,減少每次工程師部署與測試時間所佔的50% ,讓工程師能減少加班的次數進而降低加班時數以及加班費的產生。
或是這次功能目的是為了優化系統架構,從每週兩次的維護次數轉變成每個月一次的維護次數,減少維護時間達 87.5% 。這樣的描述就更會讓人家覺得這次的優化架構是非常值得的。
善用以下幾個角度來解釋我們所創造的價值:
因此與其說我們做了什麼工作,不如說我們做了創造什麼價值的事情,用數值化的方式來呈現會更讓自己加分,也會讓大家覺得你所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而且老闆看到了會更覺得你是有在付出的。
從商業角度出發,透過具體且量化的商業指標來評估工程師的價值,不僅更全面,也更能對接公司的營運目標和戰略規劃。這樣的數值化評價方法能讓企業更有效地識別和培養高價值的工程師,同時也讓工程師更清楚地瞭解自己如何為公司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