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案的一開始,我們做了縝密的規劃與調查,希望專案能如期完成並成功。但總有一些專案,在完成之時或接近完成的時候,才發現有問題,雖然試著調整與修正,但產品使用率或帶來的效益不如預期。這時候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客戶,一種是想斷尾求生,放下過去,專心在新的專案努力比較實在,卻也難確保新的專案會不會成功;另一種認為放棄是不對的,也有可能被龐大的沉沒成本影響,即使專案始終沒有起色,仍不願放手、還想繼續進行專案。
這時,你可能被問:這個專案該繼續下去嗎?。有些人認為專案成敗只跟客戶與專案管理者相關,開發人員只要把分配到的功能做完就好,但想想專案進行過程,你與團隊成員沒日沒夜的心血,就這樣被荒廢,似乎也有點心有不甘。讓我們用三步方法,協助自己與團隊評估一下專案是否該繼續進行,如果有繼續或停止的想法,也試著用這些方法跟利益關係人談談。
洽
首先觀察專案有沒有出現這些現象:
- 在預設的重大里程碑未達預期
專案遇到重大困難,或者經過改善後仍不見好轉。
- 原本的目標/市場改變,導致產品不符使用/不如預期
在專案開發周期較長的狀況下,市場有可能變化。或是最初提出需求的人並沒有做好實際的調查,僅憑自己的猜想提出需求,導致臨界產品上線或上線後才發現與實際使用狀況不符。如果根據市場變化微幅改善就能解決,那專案就還可以持續進行。
有些需求看似現在沒有可以運用的場景,但未來可能有需要。此時除非有很強烈的證據證明,否則過早開始營運上線,可能徒增浪費,先暫停專案等實際有需求再進行可能更好。
- 花費太多成本仍不見效益
專案投入相當多的人力與時間開發,但效益不如預期。開發團隊即使盡力配合市場變動修正,效果也有限,此時暫停專案、將人力移到其他更有效益的地方,會是更好的選擇。
- 團隊士氣低迷
團隊可能因為公司政策或市場因素被迫減少人數、遭遇困難導致離職人數上升,或者團隊產出效果不彰,這些都會導致團隊士氣低迷。當出現這種狀況,專案應該停下腳步,檢視問題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執行。
- 主管或客戶對於專案的期待較低
可以從主管或客戶對於專案報告反應中得知。若專案長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益,或在主管與客戶的眼中有其他更好的方向需要先執行,那原先的專案就須評估是否暫緩。
除此之外,也可找個產品相關的領域專家(建議是專案以外的人),或現行實際使用的客戶,用客觀的角度談談對產品的想法。也可以思考同樣的團隊成員,如果執行其他的專案,收獲的效益會不會比較好。
而有時產品看似使用率低或效益不如其他專案,但是非常重要,就可以從開發轉為維運為主,以系統穩定為優先。例如:因應年度稽核所開發出來的系統,可能一年當中只有集中幾個月的時間使用,但重要性極高,此時比起持續開發新功能提升使用人次,不如確保主要功能穩定運行。
思考完上述因素,大概對專案是否執行,心理也有個底。
chart
使用折線圖,呈現使用人次或收益的變化,作為專案是否繼續進行的依據。也可使用圓餅圖,呈現各式問題的比例。
恰
接著,可以用以下項目來溝通專案是否應繼續進行:
- 現況
現行的市場與專案初期的差異、產品是否能符合實際使用、產品遇到的問題(如:使用率不高、未能改善現有流程)等。
- 改善機會點
為了符合實際使用,可以調整的部分。以及調整項目預計花費的時間與人力,調整後可以增加的效益等。
- 若現行機會不明,換個目標會比較好嗎?
目前有哪些專案效益更高、更急切需要人手,以及團隊成員的專長可以應用在哪些專案。
所有人在投入專案的初期都希望專案能成功,但即便初期要求客戶提供預測的專案效益,也不能夠完全保證效益能如實發生(即使想複製成功案例,同樣的模式套用不同地方,也不一定能有同樣的成果)。此時我們應該保持彈性,無論是尋找可以修正的方向,或是停損,調整好心態繼續前進,才是最重要的事。
參考資料
- 一手催生的專案,做不出成果⋯該放棄嗎?一個連續創業家的心得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9454
- 可怕的沉沒成本和沉沒成本謬誤
https://www.projectclub.com.tw/hard-power/pm-dictionary/1438-sunk-cost.html
- 應該堅持到底?還是適時停損?評估的兩個關鍵指標
https://www.darencademy.com/article/view/id/16806
- 哈佛閱讀心得:如何聰明地放棄專案
https://charissechu.pixnet.net/blog/post/35278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