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3 iThome 鐵人賽

DAY 27
0

前陣子看到團隊在討論某個新專案打算採取何種技術架構,最後有兩種提案,每個提案都有其優缺點。這時有人提議用投票,結果是兩種提案的支持者各佔一半人數,這下尷尬了。

在外面常聽類似情境的故事,通常是雙方各持己見,花了很多時間爭論、嘗試說服對方,最後還是沒有一個結論,不歡而散。

但在這次的故事裡,採取的作法是不再問支持哪個方案,而是詢問對哪個方案有強烈反對的念頭,此時仍各有一個夥伴表達自己的反對,說明理由時也連結起過去選類似方案的不愉快或痛苦經驗。

但在進一步釐清、探詢,才了解到對方只是想表達顧慮,希望這些事情是能在選擇該方案後得到重視的,並不是真的強烈反對,兩位原本提出反對的人,在經過對話後都將其認定為顧慮與擔心,最後就由主要開發的幾位夥伴,先決定採取了某方案,結束了這次的討論。

這個過程後來決議的方式,其實就是認可覺得概念。這邊借用敝公司官網工具技的圖示來進一步說明,請參見下圖。


鈦坦科技・敏捷工具技・溝通・認可決

通常我們在選擇贊同哪一個方案時,其實都是在表達個人偏好,在這種情況,本來就很難達到所有人都一致的看法,如果這時候硬要用投票去決議,就會有人認為自己的聲音是沒被聽到的,進而造成雙方或多方不愉快、甚至對立的局面。

而在認可決裡面,我們選擇的是有異議的,確切來說是持反對意見的,而會讓我們提出反對的情況,不是在於這個方案不符合自己偏好就反對,而在於我完全無法容忍這個方案,這個方案選下去會對我造成傷害、不舒服,或是讓我喪失動力想離開現在的環境,這時才會提出反對。

在這樣的情況之前,其實都還屬於容忍範圍,而從個人偏好到可以忍受邊界內,都屬於認可的範圍。

有時候提出反對,並不代表真的是不可退讓,可能只是像這次案例一樣,當事人有些顧慮,希望透過反對提出來。如果有人提出更多的資訊與觀點能消除他的顧慮,那他就可以撤銷反對。但要注意的是,這邊是揭露更多資訊去消除顧慮,而不是靠強硬的言語去說服對方,後者可能會導致對方表面上接受,但心裡其實仍不買單。

另一種反對的情況,可能只是當事人對這件事的理解有認知落差,那藉由反對的選項揭露出來,透過釐清後,也可能就撤銷反對,也讓我們離建立共同理解又更進一步。

其實在敏捷軟體開發的情境中,很適合使用這樣的決策方式。畢竟提到支持與個人偏好,很容易就往完美的方向去鑽,但是這樣可能就會導致事情難以發展下去,也有可能讓開發停滯不前,這就有點本末倒置。透過選擇大家都認可的其中一個方案,先實驗與嘗試看看,再根據收到的回饋去調整,最後可能也會有另一種更適合的解決方案出現也說不定呢!


上一篇
畫出來比說更好,說出來比打字更好
下一篇
關注流動
系列文
我想找 12 歲的費曼聊聊敏捷與軟體開發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