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3 iThome 鐵人賽

DAY 26
0
Software Development

我想找 12 歲的費曼聊聊敏捷與軟體開發系列 第 26

畫出來比說更好,說出來比打字更好

  • 分享至 

  • xImage
  •  

有時候會看到這樣的情過:兩個人在對話,講了許久卻像是鬼打牆般,兩方無法互相理解,卻仍僅止於在口語的溝通方式上。但這時候其中一方或是第三方開始在白板寫字或是畫示意圖時,這個溝通反而很快就能進行下去。

下圖是一個溝通豐富度與效率的曲線圖,越往右的橫軸,代表溝通的資訊是更加豐富的,越往上的縱軸帶表更有效率的。因為這是來自於 2002 年 Alistair Cockburn 的製圖,所以裡面的溝通方式有些稍嫌老舊,但概念是一樣的。

在敏捷軟體宣言背後的 12 項原則,其中一條提到:

面對面的溝通
是傳遞資訊給開發團隊及團隊成員之間
效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方法。

而在我服務的鈦坦科技,更崇尚於面對面加白板的溝通。每個空間通常都會有一面白板,以及放了白板筆與板擦的推車,隨時可以去作畫。

儘管是這樣硬體完善的環境,在一個充滿程式設計師的軟體開發公司,在提煉一張 item 時,仍會有人偏好直接開 Jira 打字紀錄,多於在白板上寫字作畫的討論,通常得到的考量是認為這樣能減少謄抄的重工,但對我來說是一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行為。

並不是說永遠不准直接在 Jira 上打字去紀錄,畢竟偶爾還是會有借不到會議室或者是空間沒有白板的情況,但如果硬體條件允許,搭配白板的面對面溝通永遠是首選。相較於使用 Jira 可能是大家一起看螢幕或是投影幕,較少互視;搭配白板更容易去看向對方,接收到就不只聲音、言語,還包括表情、肢體語言的訊息、如果有個概念一時講不清楚時,可能還可以臨時在旁邊畫圖示意、若某個地方不懂時,也可以直接用手指像,甚至拿起另一隻白板筆去加註。這些微小互動,都可以讓溝通更有效率,以及更能專注在上面,所得到的成效,啟示謄抄重工得成本可比?

但這樣一個效率與豐富度都絕佳的方式,也難在 Covid-19 時 Work From Home 時期去執行(其實異地辦公也是一樣的概念)。在那個時期,溝通甚至會開始只剩下打字,越往上面曲線圖的左下去走,這會是一個危險的事情。

打字的優勢在於非同步的溝通,以及資訊的複用性。但若發現一場不斷且即時的對話開始透過打字溝通且難以講明時,就是個警訊。這時候敝公司就會有人貼上 Zoom 連結,或是利用 Slack Huddle 進入語音溝通模式,如果只是私人訊息,那就會是一句「Can call?」,都方便的情況就直接通話討論了。


上一篇
資訊的流動:暖爐與冰箱
下一篇
萬事不決,求認可
系列文
我想找 12 歲的費曼聊聊敏捷與軟體開發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