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每個人都難免會犯錯,甚至在愈是新創的公司,反而更會鼓勵「試誤」的精神,畢竟,如果大家都在做「肯定不會錯」的事情,那有什麼道理只有你賺錢呢?
但這並不代表過失可以被無條件接納,無論是團隊成員還是領導者,都有責任應對和處理錯誤,除了確保不會重蹈覆轍,也要將錯誤轉化為學習的機會。
產品會經過迭代的過程,不斷變得更好,人也是一樣的,從這些挑戰中學習成長。
那麼,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些終將迎來的過失,就是一門學問了。
檢討團隊成員過失時,很容易有以下三種情況:
做為專案負責人,自己的專案出的差錯,很難不對「肇事者」生氣,生氣所建立的氛圍(注意,高壓的表現方式不只有憤怒),有時候也更能讓成員受到警惕,下次面對類似的事件會更加謹慎。
或許歐美有些公司能夠接受這樣的高壓,但起碼在台灣的 RD 圈子裡,這樣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起反效果。
成員容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以後做事只打保守牌(除非金融、法律等產業),心理壓力也會增加情緒負荷,到頭來反而會因為壓力山大,而在小地方出錯。
當所有事件結束,再回頭檢視時,必然會看到最佳解,「當初應該這樣做才對」,但事實是,事件當下掌握的資訊可能非常有限,很難在當下想到最佳解。
結果只會導致成員學會了「這次事件的最佳解」,而沒有學會「面對資訊不足時的應對」,或許面對類似的事件能夠避免重蹈覆轍,但遇到更多的是不同的事件,同樣的困境。
有些主管相當積極,遇到成員犯錯的時候,能夠對事不對人,但可能會矯枉過正。
眼前放了一瓶水跟一瓶毒藥,如果一定要喝一瓶,傻子都知道喝水,但如果瓶身沒有標示,而你分辨不出來呢?
成員決策的當下,必然是用僅有的資訊,選擇了他認為是「水」的那一瓶。因此重點是「當下」,如果用結果反推回去,怎麼看都會覺得成員做的決定很笨,但誰願意做笨決定呢?
與其單純給出最佳解,不如換位思考,還原當下的思考邏輯與手上的資訊,同樣的情境如何找到解答,才能真正學會,在下一次的困境自己找到解法。
任誰都希望自己的產品完美無瑕,有任何可疑的地方,都先扼殺在搖籃中。
但公司資源有限,需考量期望值,如果為了查出一個小 bug,耗費一位 RD 好幾天的時間,就算最後真的查出來了,公司損失的效率可能更不值得。
衡量每一個修正帶來的效益與成本,大問題要修是必然,小問題也不是說不修,而是設定一個 deadline,投入多少時間與資源,如果解決不了也不用堅持,成本大於效益的情況下,堅持反而是錯誤的決定。
自己之前當 RD 的經驗,最怕的就是產品上線的那一天,因為只要程式有任何閃失,客戶都是直接打電話進來罵的,如果是自己接電話還好,最可憐的就是客服同仁,被罵得狗血淋頭,然後再把這股怨氣往下傳到 RD 單位。
這跟團隊文化也息息相關,在要求嚴謹的金融產業,客戶少一毛錢都能上官司,但如果是在新創產業,可以感受到文化是比較包容的,也因此更能夠吸引新手加入,雖然公司規模擴張之後又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