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歡讀書,對我而言,讀一本書就像與來自不同領域的人進行一場有趣的對話。然而,在閱讀的路上,我經常發現,有些書儘管書名和簡介很吸引人,但閱讀不到 20 分鐘就感到與這本書不合拍,難以繼續下去。無論是工具書還是小說,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與書本對話,就像和真人交談一樣,即使話題有趣,如果對象錯了,也很難聊得起來。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書也買好了,但每次打開書本,沒多久注意力就轉移到其他地方,最後書本被塵封在書架上,漸漸地就放棄了閱讀,把一切歸咎於自己不是愛讀書的人。但我認為,這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無論你來自什麼背景,每個人都能養成閱讀的習慣,要開始這件事,你需要的只是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的書!
多虧了生成式 AI(這裡指的是 Perplexity)具備即時搜尋並整合資訊的能力,它在幫助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書方面成為了很好的助手。未來,我們不再需要被書名或簡介所誤導,可以透過更有結構的方法,請 AI 協助你找到最適合的書籍。
為了讓 AI 更好地推薦適合你的書,以下是我在選擇或推薦他人書籍時會考慮的幾點:
1. 你的閱讀習慣與偏好
你可以告訴 AI 你的閱讀習慣。如果你已經建立了穩定的閱讀習慣,那麼篇幅較長、內容深入的書籍對你來說可能輕而易舉。但如果你平時多數時間花在社群媒體,習慣短影音內容,一開始建立閱讀習慣時,可能更適合篇幅短、淺顯易懂的書籍。這樣一次可以簡短地讀完一篇易於理解的文章,降低閱讀門檻,讓閱讀行為更容易持續下去。
如果你已經有一些閱讀經驗,告訴 AI 你喜歡的書籍和原因是篩選內容的好方法。比如,你曾經讀過一些個人成長的書籍,但發現自己不喜歡整本書只是在分享他人的案例與經驗,更喜歡了解案例背後的邏輯或結合科學的解釋。這些過往的閱讀喜好對 AI 來說是非常有用的資訊。
2. 書籍類型與閱讀目的
接下來,思考你希望在閱讀後達到什麼目的?是想學習特定領域的知識,還是輕鬆閱讀一本小說?這本書是作為研究用途,還是你旅遊時想攜帶的輕鬆讀物?讓 AI 知道你想要的書籍類型,可以在搜尋時聚焦於你需要的範圍。當然,如果你想跳脫既有框架,也可以根據你的閱讀習慣,讓 AI 隨機推薦,給你一些驚喜!
3. 作者背景與寫作風格
即使是相似主題的書,由不同作者撰寫,讀起來也會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正如之前提到的,讀書就像與作者對話,因此在選擇時,我們可以挑選與自己“合得來”的作者。你可以請 AI 簡單介紹作者的背景與寫作風格,幫助你更好地篩選適合自己的作者。
4. 書本目錄與內容摘要
最後,若想完整地讀完一本書,當然要了解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自己能從中獲得什麼。因此,你可以請 AI 在推薦書籍時,提供書本的完整目錄或內容摘要,供你參考。
綜合以上四點,我在使用 Perplexity 推薦書籍時,會開啟一個專門的討論串(Thread),首先花時間讓它了解我的閱讀習慣與偏好(第 1 點),然後再請它根據我的目的來推薦書籍。
範例提示詞:
「我每天都有花半小時閱讀的習慣,喜歡的書籍大多是作者能夠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日常案例來解釋科學或歷史。例如,《人類大歷史》這本書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講解歷史的進程與我們的關係,還有《真確》,作者用真實案例解釋人類與數據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在解讀資訊時常見的偏見。我並非研究學者,所以太學術性的書籍並不適合我,但我喜歡以輕鬆的方式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
請幫我推薦幾本經濟學相關的書籍,並且符合上述我的閱讀偏好。推薦時,請用以下的 Google Sheet 格式整理內容:
書名|作者|作者簡介與寫作風格|書本重點摘要|書本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