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4 iThome 鐵人賽

0

學習要點

探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語言能力的學習素材,讓學習更高效有成效。

故事描述

今天要介紹的是第二種大量輸入的方法——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這指的是學習者能理解的語言輸入,其難度「稍微」超出學習者現有的語言能力,從而促進語言的自然習得。

我在加拿大語言學校時,學校會在入學的第一天進行分級考試,目的是將相同語言程度的學生分在同一個班級。之後,我們可以選擇兩到四個主修課程。因為我是半天班,我選了兩個主修課,分別是口說和閱讀課。

在第一堂閱讀課時,老師發給我們一個簡化版的故事書章節,約五頁左右。他告訴我們這本書是為 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學習者設計的,封面上有閱讀難度標示,故事內容與原版相似,但書中的艱深詞彙已被替換為更常見的單字。作業是回家讀完下一章,並在下次課堂上討論內容。

在這門課裡,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程度的閱讀素材。

老師告訴我們,挑選閱讀素材時,最重要的有兩點:

  1. 有興趣的內容:選擇能夠引起你興趣的書或文章,這樣才能保持閱讀的動力。

  2. 適合的難度:內容不能太難,否則會因為理解困難而喪失興趣,甚至放棄閱讀。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素材是否適合自己的語言水平呢?老師教了我們一個簡單的方法:挑選一小段內容,將不熟悉的單字標出來。如果不熟悉的單字佔總字數的5%到10%,這表示這篇文章適合你閱讀;但如果不認識的單字超過15%,則建議你先找一些難度較低的素材,等語言能力提升後再回來閱讀。

啟發

還記得在學生時期,我們通常只有一本指定的教材。不論那本教材是否適合我們的語言程度,大家都只能一味苦讀。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並沒有一門課專門教我們如何挑選適合的閱讀材料(至少在我的那個年代沒有)。

過去,我曾聽說過大量閱讀能提高語言能力,所以買過《Tuesdays with Morrie》。然而,我讀了沒幾頁就放棄了。現在回想起來,我終於明白了原因——當時選擇的素材對我的語言能力來說太難了。

有人認為學語言只要「多聽多說」就足夠了。但我認為這種情境更適合那些尚不識字的人,例如七歲以下的孩子。雖然他們不認識文字,但他們仍能夠進行基本的日常溝通。不過,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和語言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們的環境。

雖然如今我們有了網路,可以突破語言環境的限制,但文字仍然具有更豐富的資訊量,並且比影音更容易回顧與反覆學習。

補充

  • 經常閱讀的人的詞彙量,比偶爾閱讀的人多出 40% 以上

資料來源:How Many Words Does the Average Person Know? | WordsRated

實踐指南

  1. 選擇有趣的內容:無論是故事、報紙還是網路文章,挑選你感興趣的主題,讓學習變得有吸引力。

  2. 檢測閱讀難度:嘗試閱讀一小段內容,標出不熟悉的單字,保持在5-10%範圍內,這樣能確保你既不會太過吃力,也能從中學到新詞彙。

  3. 逐步提升難度:隨著語言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挑戰更高難度的素材,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水平。

補充:LingQ 平台

如果你願意成為「課金戰士」,有一個更便捷的選擇——使用 LingQ,這是一個專為語言學習設計的平台,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聆聽,幫助學習者習得多種語言。

它的實用功能包括:

  • 一鍵匯入 YouTube 和 Netflix 的字幕,作為學習素材。

  • 即使只有音訊,匯入後也能自動生成字幕。

  • 如果只有文字素材,也可以透過平台生成聲音檔。

  • 系統會顯示素材中的生字數量,並計算生字占比,幫助評估閱讀難度。

如果你還沒有 LingQ 的帳號,可以使用我的推薦碼註冊。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學習外語:沈浸式學習
下一篇
學習外語:練習基本口說能力
系列文
洞察十倍工程師的內心世界34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