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8
0

今天看一則影片 Journey maps and experience maps

影片重點整理

  1. Journey Map 和 Experience Map 的定義與差異

    • 兩者都是以時間序列方式呈現一個人為達成特定目標所經歷的過程。
    • Experience Map:描繪與特定公司、品牌或服務無關的「一般性經驗」,聚焦在廣泛族群的通用行為與心態。
    • Journey Map:聚焦於某個特定角色(persona)在與特定公司、品牌或服務互動時的具體體驗,內容圍繞企業自有的接觸點(channels, touchpoints)。
  2. 應用時機

    • 若公司已有明確產品或服務,且關心特定用戶如何與自家產品互動,建議優先使用 Journey Map。
    • 若僅有一個大致的目標或概念、尚未聚焦到具體用戶或產品,則 Experience Map 有助於探索行為趨勢與市場機會。
  3. 實例說明

    • Experience Map 示例:健康與保健市場新創公司,尚未有產品或Persona時,描繪一般人開始健康改善旅程的心路歷程。
    • Journey Map 示例:拳擊健身房針對特定Persona(如30歲想改善體能、害怕在健身房被評價的女性Eliza)設計,描繪其尋找女性專屬課程、感受與動機。
  4. 總結

    • Journey Map 適合深入分析特定Persona與自家產品服務的互動歷程。
    • Experience Map 適合廣泛理解整體人群的共通行為與需求,特別有助於新市場探索或概念發想。

心得分析

1. 產品經理(PM)角度

  • 需求驗證與市場探索

    • Experience Map 可協助PM在產品早期,釐清市場上「尚未被滿足」的行為模式與痛點,挖掘新商機。
    • Journey Map 則可在產品成長期,精確描繪特定用戶與企業產品的接觸點,找出優化機會、提升客戶體驗。
  • 跨部門溝通工具

    • 這兩種地圖都是極佳的溝通媒介,能讓不同部門(設計、工程、行銷)對用戶旅程有共識,協助對齊目標與策略。
  • 策略規劃依據

    • PM 可依照目前產品發展階段,選用適合的地圖,作為後續需求優先級排序與產品路線圖規劃的依據。

2. 用戶體驗設計師(UX)角度

  • 同理用戶、挖掘痛點

    • Experience Map 鼓勵設計師跳脫單一產品或服務框架,理解用戶在生活中的真實動機與阻礙,從中找出創新切入點。
    • Journey Map 則能深入描繪Persona的真實旅程,細緻捕捉情緒變化、阻力點與愉悅時刻,有助於提出具體的服務設計優化建議。
  • 設計驗證與迭代依據

    • 透過這兩種地圖,UX可以驗證現有設計是否真實貼合用戶旅程,並據此持續優化產品細節。
  • 整合性視野

    • 兩種方法搭配運用,可讓UX同時掌握「宏觀人性需求」與「微觀產品互動」,提升設計決策的全面性。

總結觀點
Journey Map 與 Experience Map 並非互斥,而是互補工具。PM與UX應根據產品階段和目標靈活選用,既能發掘新機會,也能深度優化體驗。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貼近用戶需求的產品與服務。


上一篇
複雜應用程式設計的使用者體驗策略-Day7
下一篇
隱藏的偏見扼殺你的使用者體驗洞察力:常識效應-Day9
系列文
那些打通了產品職涯任督二脈的書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