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 Day16,我們完成 Gmail 的自動標籤化,正式進入 AI 舞台 的預備動作。
但從這裡開始,我們要換個思維了:
👉 問題不是 AI 聰不聰明,而是你有沒有說清楚。
很多人問:「為什麼我問 AI,它都答得很奇怪?」
其實不是 AI 不夠聰明,而是你沒有講清楚你要什麼
。
今天,我們不是在介紹某個 AI 模型、也不是教你怎麼點選模組,而是更根本的一件事:
🧠 你到底要怎麼跟 AI「說話」,才能讓它真正幫上忙?
這就是 Prompt 的本質:你丟給 AI 的不是一段話,是一份任務說明書。
設計得好,AI 就像神隊友;設計得糟,AI 就像來亂的外包工,連工作都聽不懂。
很多人覺得 AI 回答亂七八糟,好像很笨。
但實際上,AI 很強,只是它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
所以你講不清楚,它就會照自己的邏輯隨便回答。
因此——一個成功的 AI 對話,關鍵在於 Prompt 怎麼寫
。
我們要讓 AI 成為能理解上下文、懂格式、執行邏輯的人形助理,不是只有「我要什麼」,而是包含:
元素 | 說明 |
---|---|
📌任務說明 | 告訴 AI:你要它「做什麼事情」。例如:「把資料轉成指定格式」。 |
📚 資料來源 | 說明資料從哪來。幫助 AI 在第一步取得正確資料。 |
📏 規則條列 | 明確告訴它:哪些格式要符合?逗號要加嗎?可以講廢話嗎? |
🧪 範例資料 | 給它正確的輸入、輸出範例,讓 AI 照樣學習。 |
🚫 禁止項目 | 說清楚:不能加說明、不能多輸出什麼、不能講你沒問的東西。 |
越完整的 Prompt,AI 的表現就越貼近你要的結果。
否則它可能會多話、廢話、格式錯誤、甚至理解錯誤。
如果你還記得在 Day13 和 Day14 的小彩蛋,我曾經提到:
quickReply / Carousel 的格式我都是「
硬寫死的
」
未來會請 AI 幫我自動轉換格式,依訂單數量自動生成
🎯 今天,我們就來公開這顆彩蛋背後的 Prompt 設計!
你還記得在 Day13,我們從 Odoo 撈出訂單後,要生成下面這樣的格式嗎?
{
"type": "action",
"action": {
"type": "message",
"label": "S00006",
"text": "單據:S00006"
}
},
{
"type": "action",
"action": {
"type": "message",
"label": "S00005",
"text": "單據:S00005"
}
}
這樣的格式每一筆都要:
手寫超麻煩,也容易出錯,更重要的是還要依照查詢結果的數量,自動生成相應的格式。
這件事用「寫死格式
」根本無法做到。
所以我就寫了一個 Prompt,丟給 Gemini 來處理,效果非常完美 👇
請從以下文字中整理成指定格式,並只輸出格式,不需要任何說明或多於文字。
文字:Odoo回傳的資料
規則:
-需整理為指定格式為:
{
"type": "action",
"action": {
"type": "message",
"label": "xxx",
"text": "單據:xxx"
}
}
-xxx 的部分需放上文字的 name
-不要加上其他說明文字
-除了最後一行以外,最後都需增加 ","
範例1:
輸入:
{"id":6,"name":"S00006","partner_id":{"id":899,"value":"嗶必股份有限公司"},"amount_total":5460,"invoice_status":"to invoice"}
輸出:
{
"type": "action",
"action": {
"type": "message",
"label": "S00006",
"text": "單據:S00006"
}
}
範例2:
輸入:
{"id":6,"name":"S00006","partner_id":{"id":899,"value":"嗶必股份有限公司"},"amount_total":5460,"invoice_status":"to invoice"},
{"id":5,"name":"S00005","partner_id":{"id":899,"value":"嗶必股份有限公司"}}
輸出:
{
"type": "action",
"action": {
"type": "message",
"label": "S00006",
"text": "單據:S00006"
}
},
{
"type": "action",
"action": {
"type": "message",
"label": "S00005",
"text": "單據:S00005"
}
}
設計段落 | 說明 |
---|---|
📌 任務說明 | 明確告訴 AI 要「整理為指定格式」 |
📚 資料來源 | 指出「Odoo回傳資料」是文字來源 |
📏 規則條列 | 每一條都強制格式、限制、結尾逗號 |
🧪 雙範例 | 一筆資料 vs 多筆資料,幫助 AI 理解差異 |
🚫 禁止項目 | 明確禁止輸出說明或其他多餘文字 |
這樣的 Prompt 幾乎沒有模糊空間,AI 的回覆都可以準確幫我整理成符合 quickReply API 的格式!
這就是我在 Day13、Day14 埋下的「AI 菜單小弟
」伏筆正式上線啦 🎉
未來要產生 quickReply、Carousel,只要寫好 Prompt,AI 就能幫你自動轉格式,完全不用自己刻,
而這也造福了不會寫程式的人:
你只需要用一般的對話,請 AI 生成程式碼、整理格式,一樣可以完成自動化流程!
1️⃣ AI 不是在幫你猜答案,而是在幫你執行指令
→ Prompt 要越像「任務說明書」越好
2️⃣ 格式規則要明講,不要以為「AI 應該知道」
→ 例如「要加逗號」「只能輸出格式」都要寫清楚
3️⃣ 提供範例能讓 AI 立刻模仿,大幅提升準確率
→ 範例 > 說明
今天我們學的,不是操作工具,而是:
💬 如何讓 AI 聽得懂你在說什麼?
✍️ 如何設計一個「讓助理不出錯」的任務說明?
這就是 Prompt 設計的本質。
你不需要多懂 AI,也不需要會寫程式,
但只要會寫 Prompt,你就能把 AI 當作最強助理,
幫你判斷客戶需求、整理 Odoo 資料、產生程式碼格式⋯⋯
甚至還能幫你生成回覆信!
我會實際示範:
AI × Odoo,正式開始動起來 🚀
別錯過 Day18、Day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