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1
Odoo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造企業智慧助手:Make × AI × Odoo 的實踐之路系列 第 20

🚀 Day 20:AI × Make:客戶訊息分類 × 聯絡人管理的第一步

  • 分享至 

  • xImage
  •  

一、前情提要:從「訊息分類」到「理解客戶」

昨天的 Day19,我們已經讓 AI 正式「上工」,不再只是單純回覆訊息,而是能夠幫我們判斷客戶需求(查單據 / 查明細),甚至應用在 Gmail 上做更智慧的分類。

不過,今天我們要回到最初的場景:Line 收到客戶訊息後,該怎麼處理?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流程是這樣:

  1. Line 收到訊息
  2. Make 把訊息丟到 Google Sheets 進行 line_uid 的判斷
  3. 如果沒有找到對應的 line_uid,就會在 Google Sheets 中新增一筆 line_uid 資料

但是這樣的流程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 如果我們只存 line_uid,而沒有進一步處理,那這筆資料就「」在 Google Sheets 裡,沒有真正被整合到 Odoo


而我們要將資料存入 Odoo,就必須先判斷客戶的 「聯絡目的」

  • 是要新增公司?
  • 還是只是新增聯絡人?
  • 還是什麼都還沒提供?

📌 所以,今天的重點就是:讓 AI 幫我們判斷「客戶的用意」,進一步決定下一步要怎麼做。


二、使用者情境:一則訊息,不同的意圖

我們把常見的情境拆成三種:

1️⃣ 第一次對話

  • 客戶剛加 Line 好友,第一次傳訊息
  • 我們應該要先引導他提供基本資料(例如 Email、公司名稱…等)

2️⃣ 既有公司,要新增新的聯絡人

  • 客戶提供紀錄於 Odoo 的 email
  • 系統會比對 email 是否為 Odoo 某個公司的聯絡人 email,若有,則新增一個公司的聯絡人

3️⃣ 全新客戶,要新增公司 & 聯絡人

  • 客戶提供完整的公司資訊(公司名稱、統編、電話、信箱…)
  • 在 Odoo 中還沒有這間公司,所以需要新增新的 Partner

📌 這三種狀況,其實在人工處理上差異很大。
如果 AI 能幫我們分辨清楚,那後續的自動化流程就能很快跟上。


三、實際操作:AI 幫我們聽懂「第一次來信」

既然要讓 AI 幫我們分辨訊息的用意,關鍵就在於 Prompt 的設計
我們必須很明確地告訴 AI:什麼樣的訊息屬於 「第一次」 、什麼是 「相同公司」 、什麼是 「新增公司資料」

所以 Prompt 設計的目標為:請 AI 把客戶的訊息,判斷成以下三種類別:

  • 第一次:代表客戶尚未提供任何資料,僅是打招呼或開場白
  • 相同公司:代表客戶只提供 email,表示已有公司紀錄,但需要補新增聯絡人
  • 新增公司資料:代表客戶提供完整資訊,需要新增公司與聯絡人到 Odoo

以下就是我實際在 Make 中使用的 Prompt

請根據以下對話紀錄,依照分類規則判斷類別,並只輸出類別名稱(不得輸出任何解釋或額外文字)。
文字:{{210.body}}
可選類別:
第一次、相同公司、新增公司資料

分類規則:
1.第一次:單純打招呼,未說明來意
2.相同公司:只提供了一組公司信箱
3.新增公司資料:提供詳細的公司資料

範例:

輸入:你好阿,我想要了解你們的產品  
輸出:第一次

輸入:xxx@gmail.com 
輸出:相同公司

輸入:公司名稱: 必必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統編: 58963214 電子信箱: ap@gmail.com 電話: 08-7589351 行動電話:0985654478  
輸出:新增公司資料

這樣一來,不管客戶是單純打招呼、只留信箱,還是完整輸入公司資訊,AI 都能清楚分辨。

後續文章會分別教你如何設定不同分類的後續流程

而接下來的流程是:當 AI 判斷為第一次對話時,如何自動引導客戶留下資訊。


四、第一次對話的引導流程

🔧 步驟 1:加入 Gemini 模組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20/20177665pT3ixzAsGc.png
在 Make 中新增 Gemini 模組,目的是讓 AI 判斷 「新加入 Line 客戶」 所傳訊息的用意,判斷類別並回傳。

🔧 步驟 2:設定分流

gif1
👉 為什麼要 Router?
因為 AI 回傳的分類會有三種,因此我們要在 Make 中新增一個 Router 模組,將流程依照類別(第一次、相同公司、新增公司)分流處理。
今天我們只會先設計「第一次」的路線。

🔧 步驟 3:第一次對話的路線設定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20/20177665TlsTBXt474.png

  • 在「第一次」的分支中,新增一個 LINE:Send a Reply Message 模組
  • 設定 Reply Token(來自 Line 接收模組)
  • 設定訊息內容,引導客戶提供資料:
請提供公司信箱,或是新增公司資料

新增公司資料格式
公司名稱:
公司統編:
電子信箱:
電話:
行動電話:

到這裡,我們已經完成了 「第一次對話」 這條分支的流程設定。
接下來,我們就來實際測試看看 AI 是否能正確判斷訊息,並成功執行對應的回應流程。


五、實際操作

1️⃣ 第一次流程測試

gif2

  • 客戶輸入:「早安,您好」
  • AI 判斷為「第一次」
  • 系統成功送出引導訊息,請客戶提供公司信箱或資料 🎯

2️⃣ 既有公司,新增聯絡人(相同公司)

gif3
📌 明天會教學完整的流程設定


3️⃣ 新增新的公司資料

gif4
📌 後天會教學完整的流程設定


六、結語:AI 分類只是開始,整合才是重點

今天我們讓 AI 開始扮演分類的角色,協助我們辨別:

✅ 是不是第一次對話
✅ 是不是只提供公司信箱
✅ 是不是提供了完整公司資訊

這不只是為了分流方便,更是為了後續能自動將資料帶入 Odoo做好準備。

不過,分類只是第一步。讓資料能與 Odoo結合,才是我們最終要達成的目標。


📌 明天 Day21: 教你如何處理 「相同公司」 的情境,也就是要在 Odoo 的既有公司底下新增聯絡人。

📌 後天 Day22: 教你如何處理 「新增公司資料」 的情境,完整實作如何用 Make 自動在 Odoo 建立新公司+聯絡人。

資料分類 + 資料寫入,這才是完整的一套自動化接觸流程!
我們明天見 👋


上一篇
🚀 Day 19:AI 正式上工:判斷需求 × Gmail 智能分類
下一篇
🚀 Day 21:AI × Make × Odoo 自動化新增聯絡人,全流程教學
系列文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造企業智慧助手:Make × AI × Odoo 的實踐之路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