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技術債(Technical Debt)只是工程師之間的專有名詞,代表「程式寫得不夠漂亮」或「架構有點爛」。但其實,把「技術債」放在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它根本就是財務債 —— 今天欠下的債,明天一定要還,還的代價還可能更大。
財務債:今天先刷卡、借錢,馬上能得到資金流動,但未來要付出利息。
技術債:今天先寫一個「能動就好」的程式,短期能快速上線,但日後要付出更多維護成本。
換句話說,技術債的「利息」就是維護時間、除錯風險、效能瓶頸,甚至人才流失成本。
假設你在專案初期為了趕上線,快速寫了一段沒測試的程式碼。
短期的「省」只是錯覺,長期來看就是在付利息。
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中,我曾經積極推動新技術導入,希望能讓系統更先進、更有效率。但事後回頭看,這其實也是一種 技術債。因為同事對這些新技術並不熟悉,當我離職後,團隊反而沒有人能夠順利接手,最後甚至需要花額外的成本外包給有經驗的廠商來維護。
技術債並不只有「落後」才會產生,過度超前同樣也是債。導入新工具、新框架,若團隊沒有配套的學習與知識傳承,短期看似先進,長期卻可能變成負擔。另外,程式碼「寫得太漂亮」有時候也是一種陷阱。過度追求高深技巧或過度抽象的設計,雖然在技術層面上令人讚嘆,但對團隊其他人來說卻難以上手,導致維護性下降,後續修改成本反而更高。真正的精打細算,不是用最潮的技術,也不是寫出最花俏的程式,而是找到團隊能長期維護、持續演進的平衡點。
技術債不是「可有可無」的小事,而是會在公司財報上留下印記的隱性成本。今天的偷懶,可能是明天的財務危機。既然財務債要規劃還款計畫,技術債也需要長期的管理與策略,才能讓 IT 真正做到「精打細算」。
還了一點債,就可以來吃滷肉飯,位於北車噴街附近有一家有名的滷肉飯,平常就會大排長龍,今天就來吃吃看。
如果你在北車附近晃到餓了,絕對不能錯過「北北車魯肉飯」!它的滷肉飯是那種肥瘦交織、滷汁香到會黏嘴巴的類型,攪拌後白飯粒粒沾滿醬汁,鹹香帶點微甜超下飯,滷肉飯便當會配顆滷蛋、筍乾、魯豆腐,簡單卻滿足。上班族中午快閃、旅人趕火車前填飽肚子,都超適合,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