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
0
佛心分享-IT 人自學之術

我的IT花園漫遊系列 第 2

用 AI 加心智圖圖形化方式,簡單解讀複雜知識 [感謝飛飛老師]

  • 分享至 

  • xImage
  •  

其實這個想法,是我在去年資安大會聽到飛飛老師分享的時候被點醒的。當時老師在台上講到用 AI 來幫助理解複雜內容,我腦中瞬間「叮!」一下,整個腦洞大開。以前我看文章總是邊看邊迷路,讀到一半就忘了前面在講什麼,整個很挫折。

後來我就開始實驗,把文章丟給 AI,直接叫它幫我畫 心智圖(mindmap)。結果超好用,AI 幫我把主題、子主題、重點全都層層拆出來,架構一目了然,超像在打遊戲突然拿到地圖,馬上知道哪裡有大怪、哪裡是支線。

怎麼玩?我的提示詞大概長這樣:
「這是一篇關於 XXX 的文章,請幫我整理成心智圖,從主題 → 子主題 → 重點依層級列出來。」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27/20171720OruUqJOPcS.png
AI 就會把整篇文章自動拆開,整理成樹狀結構。
有時候它還會意外幫我補充一些小連結,把我沒注意到的點串起來,感覺像是遊戲裡突然多了一個 NPC 幫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27/20171720EZ4ZYXiAuG.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27/20171720gUvnXIhopL.png


但是心智圖看久還是會卡?

雖然心智圖很有條理,但有些論文或文章(例如《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裡面滿滿都是公式和專有名詞,看樹狀圖還是會霧煞煞。

於是我就換了一個新提示詞:「我希望是中文的,我對 AI 一竅不通,請用深入淺出、說故事的方式整理給我。」
==>結果AI真的幫我把論文寫成故事版筆記!!!!!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27/20171720CJoQdhIZgg.png

這次用「教室傳話」來比喻注意力機制

  • 把 Q/K/V 變成三張紙條:找人 / 被找 / 要說的內容
  • Multi-Head 就像戴多副眼鏡,看不同關係
  • 最後還收斂成幾個重點,讓我快速複習
    這時候心智圖+故事版就互補了:前者幫我抓結構,後者讓我真的聽懂。

---然後呢?---

應用面:不只 PDF,AI 多模態更好玩

一開始我只是把 PDF 丟給 AI,請它幫我畫心智圖,結果就已經覺得很神了。
後來發現,很多AI其實都已經是多模態,意思就是它不只看文字,還能處理文件、影片、聲音檔。所以只要我想要的時候....

  1. 文件:技術文章、研究論文 → 拆成大綱或故事版筆記
  2. 影片:像 YouTube 上的課程或演講 → 自動生成中文摘要,甚至分章節幫你抓重點
  3. 聲音檔:Podcast、會議錄音 → 轉文字後再整理成心智圖或懶人包

再搭配 NoteBookLM,整個效率直接爆表。因為 NotebookLM 可以把你丟進去的內容變成「小老師」,不管是影片、講稿還是 PDF,都能快速幫你整理成摘要,甚至用你能懂的方式解釋。

對我這種腦子比漿糊還要糊的宅宅來說,這種玩法就像開了外掛:
以前要花好幾天啃論文,現在直接丟給 AI,心智圖+摘要雙管齊下,不只快,還比較看得懂。

---心得分享---

  • 心智圖版 → 適合做大綱、簡報、任務拆解
  • 故事版 → 適合新手、複習,用生活化比喻快速吸收
  • 雙管齊下 → 先看故事版理解,再用心智圖整理,效果超好

📌 總之,非常感謝飛飛老師當初的分享,讓我腦洞大開,開始用這種「AI + 心智圖」的方式來解讀知識。AI時代,學習不迷路/images/emoticon/emoticon01.gif


上一篇
你可能知道notebooklm有個國語影片摘要,但是你知道影片可以中文了嗎?
下一篇
用AI簡單解讀AI運用趨勢
系列文
我的IT花園漫遊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