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5
0
IT 管理

30天 Copilot 企業實戰:助你・助理・代理,從工具到工作流的升級系列 第 5

Day 5 - Copilot 助你第一法則 : 場景在哪裡功能的起點就在那裡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1/201412982IgTopYZlm.png

AI 生產力第一法則:場景決定功能

許多人期待 AI 能用一句話就解決複雜的商業問題,這種魔法按鈕與神奇指令的心態,往往才是導致採用不順的最大障礙。真正該優先建立的是可持續與可複製的協作模式。

場景決定功能,唯有把每一次互動放回具體情境裡,AI 才能真正發揮效益。

舉個例子是米其林主廚的廚房,在這裡並沒有一個「完成晚餐」的按鈕,只有各式各樣的工具與清楚的分工。米其林主廚的厲害之處,不只是「拿對工具」,而是把工具 × 經驗 × 脈絡三者疊加起來,用一次次的判斷把菜做到位。

Microsoft 365 Copilot 也是如此。它並不是一顆能瞬間變出成果的按鈕,而是一套工具組。真正的關鍵不在於它能變出什麼,而在於如何在對的時機用對的功能。你的專業與當下的情境,才是決定成果「味道」的來源。

場景優先思維:從「身在何處」到「要做什麼」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5/20141298fcSKtwogQS.png

高品質的 AI 協作始於打字之前的思考,運用 GCES 框架將模糊需求轉化為清晰指令:

  • Goal 目標:明確定義要達成的具體成果
    範例:「草擬回覆客戶時程調整的正式郵件」
  • Context 情境:釐清任務背景與利害關係
    範例:「用於向董事會報告專案延遲狀況」
  • Expectation 期望:具體化輸出格式、語氣與結構
    範例:「採用條列式重點+明確後續行動建議」
  • Source 來源:確立依據資料與資訊來源
    範例:「以上週會議記錄與 Q3 財報數據為準」

GCES 不是編寫咒語的技巧,而是場景定義的紀律,這個觀念可以幫助使用者從「提示詞作者」轉型為「需求診斷顧問」,先釐清真正問題再自然產出高品質的提示與回應。

流程解構:將任務轉化為 AI 可執行的「動詞」

任何複雜的商業任務,本質上都是一系列微小步驟的集合,所以與其期待AI一次到位,不如將其拆解為一連串具體的「動詞」指令。

我們以「準備一份新產品的市場提案」來舉例,這個範圍以及整體較廣大的目標可被分解成以下幾個部分

  1. Summarize (摘要):快速整合相關的市場研究報告與內部會議記錄。
  2. Ideate (發想):基於摘要,腦力激盪出五個核心行銷標語。
  3. Draft (草擬):撰寫提案的執行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初稿。
  4. Structure (結構化):根據草稿,建立完整的簡報大綱與時程表。
  5. Rewrite (改寫):將草稿的語氣調整為更具說服力的商業風格。
  6. Compare (比較):分析我方提案與競品方案的優劣勢。

在工作流程的每個節點從想達成的目標搭配關鍵字,例如 Summarize、Draft、Ideate、Rewrite、Compare、Translate,能讓 AI 自然融入既有的專業語彙,成為流程中的高效能節點,實現無縫對接與即時價值創造。

工具賦能:從場景到功能的行動地圖

定義了場景與動詞後無需從零開始,可以從 Copilot Lab 的提示詞庫 (Prompt Gallery) ,這個功能扮演著從場景到功能的橋樑

  • Catch up (追蹤進度):對應 Summarize 動詞。
    例如:「將這份 30 頁的報告濃縮為三個關鍵要點。」

  • Create (內容創作):對應 Draft / Ideate。
    例如:「為新專案的啟動會議,草擬一封全員通知郵件。」

  • Ask (提問洞察):對應 Compare / Ideate。
    例如:「分析這兩份財報,指出三項最顯著的差異。」

  • Edit (內容編輯):對應 Rewrite / Translate。
    例如:「將以下段落改寫得更為精簡,並強化其專業性。」

將 場景 → 核心動詞 → 功能分類 → 提示範例 串聯起來,就得到了一張可立即上手的 AI 執行地圖。

結論:通往 AI 精通的最短路徑,成為場景設計師

要將 Copilot 從一個新奇的噱頭,轉變為不可或缺的生產力夥伴,綜合上述重要概念的幾點思維如下

  1. 始於場景 (Scene-First):避免模糊指令,嘗試從 GCES 框架進行從情境衍伸 Prompt 的思考。
  2. 解構任務 (Deconstruct):將目標拆解為一系列可執行的「動詞」。
  3. 善用工具 (Leverage Tools):以 Copilot Lab 釐清多個功能對應可應用的功能。

精通「場景決定功能」的核心思維,意味著將從一個被動的指令下達者,蛻變為一個主動的場景設計師

這不僅是有效採用 AI 的關鍵第一步,更是未來商業環境中放大個人與團隊核心價值的根本策略。


上一篇
Day 4 - 你今天Copilot了嗎? 三個層次的看待生成式 AI 服務正在發生的事情
下一篇
Day 6 - Copilot 助你第二法則 : 利用摘要透析文字森林
系列文
30天 Copilot 企業實戰:助你・助理・代理,從工具到工作流的升級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