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9
1

現在是週一早上九點半,你才剛結束第一場每日站會,但感覺已經過完了一整天。

你看著你的行事曆,上面像俄羅斯方塊一樣,被五個不同顏色所代表五個不同專案的會議給塞得密不透風;你的待辦清單軟體,冒出了超過三十項「今天到期」的任務;而你的 Slack 裡,有超過十個未讀的紅點,分別來自:

  • 「飛龍專案」 的工程師,在問你 API 規格。
  • 「猛虎專案」 的行銷主管,在催你給最新的文案。
  • 「玄武專案」 的老闆,在問你為什麼上週的數據報告還沒出來。
  • 「朱雀專案」 的設計師,卡在一個畫面流程上,等你做決定。
  • 「麒麟專案」 的法務,提醒你使用者條款快到期了。

你感覺自己像一個快要被五馬分屍的囚犯,每一條專案繩子都在用盡全力,將你的時間與精力撕扯成碎片。你一整天都在瘋狂地切換上下文,前一秒還在跟工程師討論資料庫,下一秒就要跟行銷對焦品牌語氣。

到了晚上七點,你好不容易回完了所有訊息、開完了所有會議,癱在椅子上,身心俱疲,但是還有一排待辦清單等著你完成。你今天非常、非常地「忙碌」,但當你試圖回想「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有價值的事?」時,你的腦中卻一片空白。

你看著窗外的夜色,心中充滿了一種深層的無力感:我每天都在低頭努力地種樹,卻感覺自己彷彿迷失在一座永無止境的森林裡。

症狀診斷

如果你也常常感覺自己「窮忙」,忙到沒有時間思考,那麼你可能正罹患了「策略性森林迷路症」。

這個病症的根源,在於我們常常將「把事情做完」與「做對的事情」混為一談。

一個 PM 的職涯,通常會經歷兩個階段:

  1. 園丁階段:你專注於「種好一棵樹」。你的價值,體現在你能否準時、在預算內,完美地交付一個專案。
  2. 造物主階段:你開始需要規劃「一整片森林」。你的價值,體現在你能否從眾多選項中,找出最有價值的幾棵樹來種,並確保它們能和諧共存,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系。

許多 PM 因為執行力太強、責任心太重,很容易一直停留在園丁階段。我們習慣於被動地接收任務,並以「完成所有交辦事項」為榮,卻忘了抬頭看看天空,問自己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所有『緊急』的事情中,到底哪一件才是真正『重要』的?」

面對這種混亂我們常常最直覺的反應,就是更努力地工作,試圖用意志力種完所有的樹。然而,真正能打破困境的,往往不是更努力地低頭挖土,而是選擇放下鏟子,抬頭拿出一張地圖和一把羅盤,確定到底該在哪裡種下哪一個品種的樹。

處方籤

這份處方將指導你如何從混亂的任務中,想辦法找出那條既高價值又能好好生存的路線。

第一劑:繪製你的「森林地圖」 → 艾森豪矩陣的落地心法

在開始規劃前,你必須先看清所有樹木(專案/任務)的屬性。你可能會說:「又是艾森豪矩陣?這個我早就知道了。」是的,我們都知道要把事情分為「重要又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四個象限。

但現實的困難在於:

  • 老闆交辦的每件事,看起來都「很重要」。
  • 每個部門來催的每件事,聽起來都「很緊急」。

所以,這個處方籤的重點不是在告訴你要畫出那四個格子,而在跟你說該如何定義「重要」與「緊急」

如何定義「重要」? ⇒ 理想與現實的雙重標準
理論上一件事情是否重要,不是根據「誰交辦的」,而是根據「它與公司核心戰略目標的距離」。你需要做的,是把你手上的任務,拿去和公司的 OKR 或年度目標做對照。能直接貢獻於關鍵指標的,就是重要的事;反之,就是不重要的事。

但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更骨感的現實:如果你的公司根本沒有明確的 OKR 呢?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啟動你的「職場生存模式」。這時「重要」的定義就不得不退一步,變成:「這件事,是否會直接影響我的 KPI 或績效考核?」 這聽起來很自私,但在一個缺乏方向的組織中,確保自己能活下來,是你履行其他職責的前提。這不是自私,這是專業的自我保護。

如何定義「緊急」? ⇒ 唯一的標準:是否立即產生嚴重後果
一件事情是否緊急,不是根據「對方催促的頻率」,而是根據「如果現在不處理,是否會立刻造成不可逆的嚴重損失」。

你的思考脈絡應該是,從以下幾個層面來評估後果的嚴重性:

  1. 營收衝擊:會不會立即造成金錢損失?
  2. 用戶衝擊:會不會導致用戶信任崩潰,轉向競爭對手?
  3. 品牌衝擊:會不會在社群上引發公關危機,損害品牌聲譽?
  4. 營運衝擊:會不會導致其他部門的工作陷入停滯?

舉個例子,為什麼「線上服務掛了」是最高級別的緊急事件?因為它完美地符合上述所有條件:服務中斷的每一分鐘都在燒錢、用戶會立刻流失、品牌聲譽會受損,而且客服電話會被打爆。正是因為它同時具備了衝擊範圍廣、損失程度深、且後果立即顯現這三個致命特徵,所以它才是真正的「緊急」。

相反地,「行銷主管明天開會要一份參考資料」,雖然他可能很急,但這件事如果不立刻處理,並不會造成立即的、不可逆的嚴重損失。這就幫助你區分了他人的焦慮事情的緊急性。學會用這個框架去思考,你就能更精準地判斷事情的緩急。

當你有了這兩把尺,你就可以重新、且更客觀地,把你手上的專案和任務,放入這四個象限中:

  • 第一象限 (急迫又重要)救火隊。例如:線上服務掛了、有法律風險的客訴。
  • 第二象限 (重要但不急迫)建築師。例如:下一季的產品規劃、能提升團隊效率的流程優化、個人的專業成長。這是你最應該投入時間的地方,也是決定你職涯高度的地方。
  • 第三象限 (急迫但不重要)過濾器。例如:回覆一些無關緊要的信件、參加一些與你無關的會議、應付那些「他很急」的需求。你需要學會授權、委派,甚至勇敢地拒絕
  • 第四象限 (不急迫又不重要)垃圾桶。例如:滑手機、處理一些無意義的行政流程、完美主義地調整一份沒人看的報告格式。

第二劑:向上發起「森林整治會議」

有了地圖,你現在擁有了最強大的武器:數據與洞察。但在你走進老闆、主管辦公室之前,你需要先將這些洞察,整理成一份清晰、有力的作戰報告。

這不是一場抱怨你工作太多的會議,而是一場關於「如何最大化你的產出價值」的策略討論。為此,你需要先完成兩份功課:

  1. 盤點你的「時間資產」
    打開一個 Excel 或 Notion,誠實地記錄下你一週的時間分配。不需要非常精確,但至少要能回答:「我每週的時間,大概有多少百分比,分別花在哪幾個專案上?」這個動作,能幫助你看清自己最寶貴的資產(時間),都流向了何方。
  2. 製作你的「專案健康度儀表板」
    接著,為你手上的每一個專案,都做一次快速的健康檢查。你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表格來呈現:
專案名稱 目前狀態 對齊的公司目標 (OKR) 預估價值/影響力 我每週投入時間 (%)
飛龍專案 ✅ 正常 提升 Q3 營收 20% 30%
猛虎專案 ⚠️ 延遲 提升 Q3 營收 20% 25%
玄武專案 ⚠️ 延遲 (無直接關聯) 40%
朱雀專案 ✅ 正常 優化使用者體驗 5%

當你帶著這份清晰的儀表板走進會議室時,你的開場白將不是無力的抱怨,而是充滿洞察的專業分析:「老闆,為了確保我的時間能投入在對公司最有價值的事情上,我將我手上的專案做了一個盤點。根據我的分析,『飛龍專案』和『猛虎專案』對我們本季『提升營收』的 KR 貢獻最大。然而,我目前有 40% 的時間,被卡在貢獻度較低的『玄武專案』上。我建議,我們是否可以將『玄武專案』的優先級降低,或找人接手,讓我能更專注地確保最重要的兩個專案成功?」

特別門診:當森林本身就是一座迷宮時

上面的處方籤,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你的森林有一張「藏寶圖」(公司目標)。但更真實的困境是,有時你根本沒有圖,甚至地圖本身還天天在變。

這在許多新創或混亂的組織中極為常見。此刻如果沒有由上而下的目標,你就必須由下而上地去創造目標。

錨定二選一

  1. 錨定使用者價值:如果沒有商業目標,那就錨定使用者。你可以說:「老闆,既然公司方向還在探索,我建議我們先聚焦在解決『最多用戶抱怨的問題』上,這能最直接地提升使用者滿意度。」
  2. 錨定技術價值:你也可以錨定團隊的長期健康。你可以說:「主管,我們目前手上這幾個專案的商業價值都不明確,我建議我們先集中火力,償還掉那個最大的『技術債』,這能讓未來所有專案的開發速度都提升。」

主動提案,迫使澄清

當你選定由下而上定義出的目標後,就把他包裝成一個具體的提案,向上呈報。這個動作之所以能「迫使」管理層去思考,背後的原理在於:

  • 你將「開放題」變成了「選擇題」:當公司沒有目標時,管理層面對的是「我們該做什麼?」這種無限可能的開放題,容易導致思考癱瘓。你的提案,則將問題簡化為「我們是否同意,『提升用戶滿意度』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
  • 你提供了一個可以「反對」的靶子:很多時候,人更清楚自己「不要」什麼。你的提案就像一個靶子,就算老闆不同意,他也必須給出理由(例如:「不行,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新用戶!」),而在這個反對的過程中,他就無意間澄清了公司的方向。
  • 你將「模糊的願景」具象化為「可見的成本」:任何具體的提案,都意味著資源的投入與機會成本。這會迫使管理層去思考:「好,如果我們花一個月解決技術債,那這一個月就無法開發新功能,這個代價我願意接受嗎?」

B 計畫:當老闆說「每一棵樹都很重要」時

好,我們來面對那個最經典的困境 : D

當你提出你的分析後,老闆卻對你說:「你的分析很好。但是,這些專案都很重要,我一個都不想放棄。你就辛苦一點,想辦法都把它們完成。」

(此時你的心裡 OS 應該就是:好的沒問題我至少會完成離職這件事的 )

此刻,就請發起談判邀請,需要將原本討論的焦點,從「該做什麼」,轉移到「放棄什麼 」。你可以說這樣說

「老闆,我完全理解每個專案的重要性。既然所有專案都要繼續,那代表我們需要在『時間、品質、範疇』這個鐵三角中,做出一些取捨。我的資源(時間)是固定的,如果我要同時照顧五棵樹,那每棵樹能分到的陽光和水就會變少。」

接著給出後果性說明

「根據我的評估,如果五個專案並行,最重要的『飛龍專案』,其交付時程將會從原訂的 3 個月,延長到 5 個月。想請教老闆,基於您的全盤考量,您認為這個時程上的影響,是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或者,您會建議我們如何調整優先級,來更好地達成您的戰略佈局?

冷靜地將選擇權以及選擇背後的「代價」,清晰地擺在老闆的面前,並請求他來做出這個最重要的商業決策。

如果不管如何你的老闆還是堅決不改口,那……記得把改履歷這件事情放在重要 + 緊急象限嘿 😆

最後的醫囑

PM 的工作很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用忙碌來證明價值」的陷阱。

我們害怕停下來,因為停下來會讓我們感到焦慮,彷彿自己不夠努力。

但一個 PM 真正的價值,不在於你種了多少棵樹,而在於你最終是否能交付一片健康、茂盛、且能自我循環的森林。有時候,選擇「不」做什麼,遠比決定「要」做什麼,來得更重要也更困難

回過頭來看,這不正是我們的人生寫照嗎?我們常被社會、家庭、同儕的期望淹沒,覺得自己應該學這個、做那個,把人生行事曆塞得滿滿的。但成熟的標誌,或許正是有勇氣停下來,為自己的人生畫出艾森豪矩陣,找出那些真正重要但不急迫的事,然後,堅定地對那些急迫卻不重要的人事物說一聲:「不」。


堅決不改口的老闆: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班一下、時間擠一下就有了!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8/20145790XFJyoPyrEO.jpg


上一篇
病症27:「沒關係,這我來處理就好!」
下一篇
病症29:「我沒有技術底,真的可以做好 PM 嗎?」
系列文
PM 胃痛圖鑑賞析:30 種專案常見病症與可能或許有效的治療處方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