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Day 8,我們跟著庫存主管小李,看他如何用 Odoo 條碼把庫存數字同步好。
但到了月底,財務部的燈依舊亮到深夜。
財務主管小王盯著報表:出貨單、發票、銀行對帳單散落各部門。
阿美和小李的努力,最後都卡在小王手裡。因為帳沒對上,老闆的決策也只能延後。
👉 昨天我們從倉庫端看「數字打架」的痛點。今天換到財務端,看小王如何在月底結帳壓力下,用 Odoo 把「月結」變成「日常」。
account.move
,銀行對帳單匯入後能自動比對發票,報表可隨時生成。用 SAP FI 的小王
月底要關帳,小王必須跑:
FB50 # 手工分錄
F-28 # 銀行收款過帳
F-53 # 付款作業
F.01 # 財務報表生成
流程完整,但高度依賴 Master Data 與跨模組設定。任何環節延遲,都可能讓報表卡關。
💻 技術補充:SAP FI 的強項在於與 MM/SD 整合(收貨、出貨能觸發會計分錄),但導入與維護成本對中小企業過高。
👉 小王評語:「SAP 能做的事很多,但我需要的是月底能準時交報表。」
用 Odoo 的小王
日常收貨時,系統已自動建立分錄:
account.move # 財務分錄
account_bank_statement # 銀行對帳單
account_reports # 即時報表模組
銀行匯入檔自動比對發票,月底不必手工重複。老闆要看報表,打開 account_reports 就能立刻拉出損益表與現金流。
💻 技術補充:
Odoo 的會計模組和 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物件關聯映射)整合在一起。
ORM 讓開發者不用直接寫 SQL,就能用 Python 操作資料庫裡的單據。
例如,要查詢本月所有尚未對帳的憑證:
moves = env['account.move'].search([
('state', '=', 'posted'),
('reconciled', '=', False),
('date', '>=', '2025-09-01'),
('date', '<=', '2025-09-30')
])
for m in moves:
print(m.name, m.amount_total)
這樣財務人員能每天就先處理例外狀況,而不是月底才一口氣爆炸。
👉 小王評語:「以前月底要準備咖啡和止痛藥,現在只要打開 Odoo,就能放心下班。」
面向 | SAP FI | Odoo Accounting |
---|---|---|
分錄產生 | 需人工或額外配置 | ✅ 收貨即自動產生 |
銀行對帳 | 有,但仰賴專職維護 | ✅ 匯入銀行檔+對帳規則 |
報表產出 | 月結後才能輸出 | ✅ 即時生成損益表、資產負債表 |
在地化合規 | 顧問開發支援各國需求 | ✅ 社群模組快速更新 |
SAP FI 是跨國大企業的標準,完整但上線週期長、維護成本高。
Odoo Accounting 則讓 SME 的財務轉化為 即時、透明、可行動 的資訊。
對小王來說,月底不再是黑暗中的加班,而是每天打開系統就能清楚掌握的數字。
👉 小王的帳務如果能即時結清,老闆才能立刻做出決策。而在製造業裡,決策不只是看數字,更是要知道「什麼該生產、什麼該暫停」。明天(Day 10),我們就走進工廠,看 Odoo Manufacturing 怎麼幫中小廠在 MRP 用不下去的情況下,找到務實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