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後的一個月,公司最受矚目的當然是老張。
AI 檢驗導入 Odoo Quality,Telegram 群組每天都自動回報檢測摘要,問題一出現就即時提醒,讓品質狀況一目了然。
但在倉庫裡,小李卻感受到另一種壓力。
檢驗變嚴格,退回的批次更多,倉庫裡的 Scrap 區越堆越滿。
「不良品被抓出來,並不代表產品真的變好了,只是報廢率變高了。」
小李望著一排貼著「Scrap」標籤的棧板,心裡嘀咕。
他以為倉庫只是存貨的終點,直到那天他發現,這裡也能成為 永續的起點。
品質的根本提升,其實還跟原料、機器、製程有關——這些不在他的掌握範圍。
可他也想像老張一樣,為公司做出些改變。
最近新聞不斷提到,政府要求上市櫃公司必須揭露 ESG 報告。
雖然他們不是上市公司,但小李很清楚,供應鏈的壓力遲早會傳遞到中小企業。
「如果哪天客戶要求我們提供碳排、報廢率,我該怎麼交出這份成績單?」
過去倉庫只記錄「報廢數量」。
小李和老張討論後,決定在 Odoo Inventory 的 Scrap 紀錄裡,
由阿哲協助新增「處理方式」與「原因碼」欄位,
讓倉庫能清楚區分報廢原因與去向:
📌 這不只是倉庫的分類,更是企業 ESG 的縮影:
E = 減廢與碳排(環境)
S = 回收與責任利用(社會)
G = 數據透明與制度化(治理)
調整完成後,小李只要在作業時選擇分類,
系統就能自動產生報廢報表,明確呈現比例與趨勢。
小李還希望能追蹤運輸的碳排。
於是他提出需求,由阿哲在出貨單上新增自訂欄位「CO2e」,
並依運具別設定係數,自動計算排放量:
# 運具別 × 重量 × 距離 的簡易碳排模型(kg CO2e)
CO2_FACTOR = {
'truck': 0.2, # kg CO2e / 噸公里(示意值)
'ship': 0.05,
'air': 0.8
}
def calc_co2e(distance_km, weight_ton, mode='truck'):
factor = CO2_FACTOR.get(mode, CO2_FACTOR['truck'])
return distance_km * weight_ton * factor
📌 這樣,小李在排程運輸時,就能同時看到「成本+碳排」的比較,
提早為 ESG 審核做準備。
最後,小李想到倉庫本身的用電。
他與阿哲討論後,決定先從 IoT 感測器開始收集數據,
未來能直接進入 Odoo 系統,成為能源管理的基礎資料。
他們共同擬出最小可行集(MVP):
感測器 | 目的 | 取樣頻率 | 進 Odoo 的欄位/用途 |
---|---|---|---|
智慧電表(kWh) | 區域/時段用電 | 每 1–5 分鐘 | 能源儀表板、月度用電/坪 KPI |
溫溼度 | HVAC 合理性 | 每 5 分鐘 | 異常告警(過冷/過熱)、節能調校 |
門磁/出入口計數 | 人流與開門時長 | 每次事件 | 開門次數 vs 冷房流失、排程調燈 |
照度/動態 | 自動控燈 | 每 1 分鐘 | 人走燈滅、自動化場景 |
冷鏈溫度 | 食品/藥品合規 | 每 1–5 分鐘 | 異常即時通知、審核留痕 |
📡 資料流:
感測器 → 邊緣閘道(MQTT/HTTP) → Odoo IoT 模組 → ESG 儀表板
原則:少量、連續、可視化,先從電表+門磁兩項開始,
就能觀察用電與人流關聯,逐步發掘節能潛力。
[報廢品 → Odoo Inventory Scrap紀錄 → ESG報表]
↑ Rework / Recycle / Resell / Scrap 分類
[運輸距離 × 重量 × 運具] → [CO2 計算公式] → [Odoo 出貨紀錄] → [綠色物流指標]
[IoT 感測器(電表、門磁...)] → [Odoo IoT 模組] → [能源儀表板 / ESG報告]
月底,第一份報表出來了:
小李盯著這張表,心裡第一次沒有覺得自己只是「收垃圾」。
因為倉庫已經變成了 資源循環的中心。
這時,老張湊過來笑著說:
「小李,下週工研院有免費課程,製造業的統編就能報名。
你要不要一起去?」
小李愣了一下,也笑了:
「你學 AI,我學 ESG,剛好互補。」
老張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們公司終於有智慧也有良心了。」
兩人對視一笑。
這場「進修之約」,也象徵公司邁向數位與永續的下一步。
AI 把問題抓出來,ESG 讓我們少浪費。
有了 Odoo 的數據基礎,倉庫不再只是「存貨」的地方,
而是能生成 永續報表、循環利用指標、碳排數據 的核心節點。
老張守住了品質,小李守住了永續。
阿哲成為他們之間的系統橋樑。
制度一旦落地,ESG 就不只是口號,而是真正的管理能力。
就在小李覺得自己找到定位時,阿哲卻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有價值。
他遠遠看著老張和小李。
他們一個在學 AI,一個在學 ESG,
彼此笑著約好一起進修。
阿哲心裡升起一股落差感。
就在這時,沈如蘭靜靜地站在後方,
目光鎖在阿哲身上,
嘴角浮現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隨後微微側身,在芳芳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芳芳抬頭,看了阿哲一眼,
兩人之間似乎多了一個只有她們才懂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