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Day 7,我們跟著採購阿美,看她如何從 SAP 的繁瑣簽核流程,轉到 Odoo 的自動化採購,終於能夠主動掌握需求。
但單子送到倉庫後,另一個挑戰才開始。
倉庫主管小李每天面對的不是流程,而是數字:
阿美的採購已經順了,但小李的庫存卻還停留在 Excel 時代。
👉 昨天我們用流程視角,看採購阿美如何在 SAP 與 Odoo 的對比下完成一天。今天換到倉庫端,我們改用「三種做法對照」的方式,來比較 Excel、SAP 和 Odoo 在庫存管理上的差異。
account.move
,讓庫存與會計同步。用 Excel 的小李
早上收貨先記紙本,回辦公室再輸入 Excel。
中午轉倉只能複製貼上,常漏登或重複。
到了月底,各部門數字不一致,只能逐筆比對。
💻 技術補充:Excel 缺乏資料庫概念,無 FIFO/LIFO
成本計算,也無法自動傳遞財務分錄。
👉 小李評語:「方便歸方便,但數字總是對不攏。」
用 SAP 的小李
收貨要跑:
MIGO # 收貨過帳
轉倉必須執行:
LT01 # 建立轉倉單
月底盤點則需要:
MI01 # 建立盤點文件
MI04 # 輸入實盤數據
💻 技術補充:SAP WM/EWM 能與 FI 整合(收貨可觸發分錄),但依賴完整 Master Data 與顧問維護,對中小企業是高負擔。
👉 小李評語:「制度完整,但對我們倉庫規模來說負擔過重。」
用 Odoo 的小李
收貨直接掃條碼:
stock_barcode # 條碼模組
stock.picking # 出入庫單據
stock.move # 出入庫異動記錄
stock.quant # 即時庫存數量
轉倉只需選來源與目的倉,系統自動更新。
月底數據能同步生成:
account.move # 財務分錄
💻 技術補充:Odoo 將庫存異動與會計模組直接串接,API 也能延伸到物流服務,降低 SME 導入與維護成本。若盤點時發現「帳上數字與實際數量不符」,可以透過 Inventory Adjustments 功能記錄差異,並自動生成調整紀錄與會計分錄,避免人工逐筆比對。
👉 小李評語:「掃完條碼就能同步到財務,月底對帳即時完成。」
面向 | Excel | SAP WM/EWM | Odoo Inventory |
---|---|---|---|
成本 | 幾乎免費,但依賴人工 | 高額授權與顧問費 | 開源+模組化,成本可控 |
操作複雜度 | 簡單,但容易出錯 | 功能完整但學習曲線高 | 流程直覺、支援條碼 |
資料一致性 | 低,版本差異常見 | 高,但依賴嚴格流程 | 高,即時同步 |
追蹤能力 | 批號難維護 | 可精細追蹤,但需完整主數據 | 批號/序號即時啟用 |
與會計連動 | 無,自行人工輸入 | 有,但維護複雜 | ✅ 即時生成分錄 |
適合對象 | 微型企業 | 跨國大企業 | 成長中的中小企業 |
阿美的採購如果已經自動化,但小李的庫存仍靠 Excel,人再怎麼努力也難免出現落差。
Excel 靈活卻缺乏一致性;SAP 完整但負擔過重;Odoo 則提供「即時同步 + 與會計整合」的中間解法。
對中小企業來說,這正是從 Excel 跨向 ERP 的臨門一腳。
👉 採購順了,庫存也跟上了。但如果月底財務對不上帳,再準的庫存數字也沒用。明天(Day 9),跟著財務小王,看 Odoo Accounting 怎麼用「自動分錄 + 即時對帳」撐起最後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