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3
0
生成式 AI

PM不加班的AI便利貼系列 第 13

13_PM不加班的AI便利貼_提示詞用法

  • 分享至 

  • xImage
  •  

清晰明確、簡潔精煉、重點突出,還要能引導思考。

不同的寫作任務,應該搭配不同的提示詞設計。除了前文提到的「型別化模板」之外,最好還能對寫作學本身有一點研究。

簡單來說,就是要能清楚描述:在寫作中你需要什麼要素、希望出現什麼樣的寫作行為。Anthropic在 2025/5/22 開發者大會釋出了完整影片,其中兩場關於Prompting的演講很值得一看。它們從基礎的 Prompt設計方式,以下是整理的筆記。

Prompt Structure:基礎5個結構元素

  • 角色與任務(1-2 句):簡潔交代AI的身份與主要目標

  • 動態/檢索內容:放入需要處理的動態資料,例如使用者偏好、地點資訊

  • 詳細任務指令:逐步說明如何執行任務的規則

  • 範例/n-shot(選用):給AI輸入/輸出的範例做引導

  • 重複關鍵指令:在長prompt的最後重申最重要的要求

複雜任務時的擴充版:10 個結構元素

  • 任務(Task context):更完整的角色設定與背景說明

  • 語調(Tone context):明確定義回應的語氣、風格、個性

  • 背景資料:需要參考的文件、圖片、靜態資訊

  • 詳細任務描述與規則:完整的步驟、標準、處理邏輯

  • 範例(Examples):多組情境化的input-output pair

  • 對話歷史(Conversation history):參考過去的對話脈絡

  • 當前任務請求:這一輪具體要處理的工作。

  • 逐步思考提示:如「Think step by step」或「Take a deep breath」

  • 輸出格式要求:指定結構、樣式、段落或格式

  • 預填回應(Prefilled response):先放部分回應引導模型(僅 Claude API 支援,OpenAI API 沒有)

把這些元素組合成一個針對性的任務Prompt,再嵌入Context Engineering流程裡,就能有效降低LLM的隨機性,讓回覆更接近需求。


上一篇
12_PM不加班的AI便利貼_Context Engineering
下一篇
14_PM不加班的AI便利貼_AI助理群_Business Analyst (BA)
系列文
PM不加班的AI便利貼1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0
Rson
iT邦新手 3 級 ‧ 2025-09-16 23:48:10

指令下好下滿,讓AI自動加班,PM 只想負責下班!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