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4
0

「我不會寫太多程式,可以做side project嗎?」
如果這句話曾在你腦中浮現過,那麼,我想說:可以,而且很值得。


side project的價值:不是完美,而是開始

過去,我以為side project一定要很「專業」:要寫出漂亮的後端、設計完整的資料庫、甚至能被投資上線才叫成功。
但實際開始之後,我發現重點不在完美,而在於啟動。

  • 用原型(Prototype)就能測試想法。
  • 以最小可行方案(MVP),就能讓人感受到「想法的價值」
  • AI,則是幫助我跨越門檻的關鍵夥伴。

AI 協作:小白也能啟動的方式

舉個例子:
我想先驗證「防災避難物資智慧推薦」的核心概念。
傳統做法可能要花時間蒐集資料、設計資料庫,再自己寫程式。

最近,我嘗試了以下步驟:

1.打開ChatGPT,問它:「請幫我根據台灣常見災害,列出避難包物資清單,並依照家庭人數不同拆分」
2.ChatGPT會快速整理出分層次的清單,例如「單人版」、「家庭版」
3.接著我再請ChatGPT:「幫我用 HTML+JavaScript,做一個簡單問答表單,輸入人數後自動推薦物資」
4.一段時間後,便取得可執行的Demo,可以直接貼到瀏覽器測試
這是我透過與AI協作後學習到的:即便我不是工程師,也能靠AI完成最小可行版本


鐵人賽的挑戰:30 天的韌性訓練

鐵人賽對我來說,不只是寫文章,而是一次30天連續行動的挑戰
對我這個技術小白來說,這也是一大挑戰:

  • 我能不能每天持續輸出?
  • 我能不能把想法拆解成一個個小步驟?
  • 我能不能在公開的舞台上,讓專案逐漸成形?
    這是一場韌性的鍛鍊。
    就像防災一樣,不可能一次把所有物資都準備齊全,而是透過每天一點一滴的累積,最終形成可靠、穩定的安全網。

我的方向:AI+資訊整合+防災 = 韌性生活指南

我選擇把鐵人賽當作一個契機,練習用AI協助我完成「防災物資智慧化推薦平台」的原型。
成果或許不盡完美,但也代表我獲得了能夠更精進自己的基石與機會,我相信這份體驗會是真實且深刻存在的,是一份屬於我的「韌性生活指南」實驗。

因為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能夠開始,並持續,才是最重要的


邀請讀者一起來分享:

  • 你是否也常常因為自認為:我的點子是不是也因為「我技術不夠」而無法開始?
  • 如果你嘗試與A協作,善用適合的功能,你會先從哪個出發點做為最小可行方案?

上一篇
Day 3|從人生價值觀到靈感:安全感、韌性與科技的連結
下一篇
Day 5|韌性生活的藍圖:專案如何落地?
系列文
《韌性生活指南:用科技打造更堅韌的日常》1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