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6
0
IT 管理

前端三分鐘 X 山上猴子啟示錄系列 第 6

混亂的起點,在亂序中我們究竟學到了什麼?

  • 分享至 

  • xImage
  •  

Project Banana Paradise AI 計畫第一週生存報告出爐!亂序,是我們唯一的關鍵字。

計畫的第一週,正式宣告結束。最初「我們要改變世界」的興奮感,已被無數的緊急會議、Bug 回報和跨團隊爭執消磨殆盡。

這座看似美麗的山頭,原來處處是坑、遍地是雷,叢林的生存法則,遠比想像中要殘酷。

從儀表板戰爭、新舊技術對決,到全團隊的 Debug 地獄,這趟旅程只能用「混亂」來形容。

但混亂,正是成長的開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9/20130026eDYc4DlFVI.png

一週回顧:從儀表板戰爭到全團隊 Debug 地獄

讓我們快速回顧這災難般的一週:

  1. Project Banana Paradise AI 計畫大餅畫好畫滿。
  2. 管理猿強推「猴群儀表板」,引發了一場關於「為你好」的價值觀戰爭。
    3.「神臂金剛」團隊與操作猿的對決,讓我們看見數據與經驗的衝突。
  3. 熱血傳播猿的「我以為你需要」,導致程序猿花了三天解決一個不存在的問題。
  4. 一句模糊的「系統很慢」,讓整個技術團隊陷入雞同鴨講的 Debug 地獄。

這一切混亂的背後,都指向了同一個根源:溝通的徹底失敗。

但,這就代表專案要失敗了嗎?或許,我們該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混亂」。

混亂的另一面:看見「亂序」的力量

在猴子們的圖書館裡,有一本傳奇的書,叫做**《亂序》(Chaordic)**。

「Chaordic」一詞是由前 Visa 執行長迪·霍克(Dee Hock)所創,結合了「Chaos」(混亂)和「Order」(秩序)兩個字,用來描述一個能和諧地融合兩者特質的組織,且兩者都不會主導。

「亂序」這個詞描述的是一種複雜、去中心化、甚至有點混亂,但又能自我調節、充滿強大生命力的系統狀態。

這給了「香蕉天堂」的猴子們一個全新的啟發:或許,專案初期的混亂,並非失控的警訊,而是一個偉大系統誕生前,生命力旺盛的證明?

第一週生存指南:在「亂序」中找到秩序的 4 個原則

要駕馭這種充滿創造力的「亂序」,而不是被其吞噬,猴子們意識到必須建立一些基本原則。

這份從血淚中提煉的「第一週生存指南」,正是他們在混亂中尋找秩序的嘗試:

  1. 停止「為你好」的價值投射: 在「亂序」的系統中,個體差異是力量的來源,而非阻礙。強行統一價值觀,只會扼殺多樣性。與其整合價值觀,不如先看懂對方的背景與壓力。
  2. 放棄「唯一正解」的執念:「亂序」系統之所以有彈性,正是因為它容許多種解決方案並存。無論是 AI 還是傳統經驗,本身都沒有對錯,只有在特定情境下的「合不合適」。
  3. 先問「為什麼」,再想「做什麼」: 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環境中,如果大家不理解目標(Why),只會拿著錯誤的方法(What)各自努力,導致混亂加劇。探究根本原因,是建立共識的第一步。
  4. 先定義「問題」,再找「答案」:當一句模糊的「系統很慢」就能引發團隊內戰時,說明缺乏共同的語言。在「亂序」中,清晰、共同的定義,就是那套如同 VISA 一般,能讓所有成員共同遵守的核心規則。

回到猿點,重新自問:在亂序中,我扮演什麼角色?

當溝通失敗、分數被計分猿扣光,我們被迫「回到最初的猿點」。

這看似是懲罰,實則是在這混亂系統中,一次寶貴的「重新開機」機會。

此刻,我們應該問自己:

  • 我是一隻什麼樣的猴子?
  •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猴子?
  •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亂序』叢林中,我究竟該扮演什麼角色?

選擇從來沒有後不後悔。今天做的決定,或許兩年後會打臉自己,但那不代表當時是錯的,只代表我們長大了。

在一個「亂序」的叢林中,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當下能理解的最好選擇,並保持演化的彈性。

混亂,教會了我們最重要的事:偉大的系統,往往不是被設計出來的,而是在一片富饒的混亂中,演化出來的。

第一週的故事結束了,你更喜歡「混亂是必須被解決的問題」,還是「混亂是創造力的來源」這個觀點?

留言分享你在這一週最大的學習與反思🐵


上一篇
同一句「系統很慢」,為何引發一場團隊內戰?
系列文
前端三分鐘 X 山上猴子啟示錄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