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服務 IT 產業三十年,接觸過大大小小的企業,大致歸整企業內所需的 IT 技能,如下 圖譜 所示。
至於大家所頗為重視的「資安」,技術面的部份則各技術圖譜中都需要注意,「資安」更多一點的是行政管理層面的事,那部分有專門的學科。
💡 證照考到手:擔任 IT 工程師的起手勢!
筆者常笑稱台灣 IT Support 人呀,好像是要有考試來逼,才會認真成長,套最近軟體常出現的名詞:TDD、DDD、SDD...來說,我們是屬於「考試驅動學習」Exam-Driven Learning 的一群,尤其是要有通過 專業證照的考試,最能驅動 IT 人去學習,畢竟有拿到各證照之類的,才好跟老闆談加薪,是吧!
在兩千年之際,IT 專業人才最為重視、且可以普及的莫過於 Microsoft 的 MCSE 這項國際證照了,當年要通過 MCSE 認證也頗不容易,因為需要通過六科的考試。其涵蓋的 技能圖譜,如下圖 籃底範圍 所示:
當時如果能通過 Windows Server 的認證,稱為 MCP ,好像也很了不起,已經可以在企業內擔任很稱職的 IT Support 工程師了。
當然,企業 IT 人員,還需要 電腦硬體
的技能,這部分的技能,大部分工程師都是自學,那時代這方面的書也非常的多。
另外 應用軟體支援
則是不斷的在工作者摸索累積,如果已參加過 MCP、MCSE 的工程師,摸索學習這一塊,也不會太難。
資料庫伺服器
:在中大型公司怎需要專門的 DBA,在中小型公司大部分是 軟體公司的協助。
💡 曾經的共同語言:MCSE
所以,MCSE 所涵蓋的、還有其左邊的這一塊,可以有很好的學習管道來涵蓋。
大概從 2015 年開始吧,我們發現已經很難聘到 MCP, MCSE 這方面的工程師,因為 Microsoft 從 2008 那一代開始,改革了 MCSE 認證制度,再加上整個技術產業似乎也不再是 Microsoft 一家獨大。
💡 當共同路徑消失,人才也開始斷層
百家爭鳴、加上少了大家公認的認證基礎,也使得沒有一個引導大家去學習、通過認證的方向,也就逐漸感覺到找工程師有些困難。
💡 百家爭鳴之後:學習與認證的失焦
前兩年筆者花了一些心思再尋找是否有像當年 MCSE 那樣可依循 證照 + 培訓 系統,過程的發現如下:
CompTIA 認證體系 (因為會依證認來學習,所以筆者也喜歡稱為 知識體系) 中的 A+ 認證,我滿推薦給大家的,筆者初步看了,其技能圖譜如下圖 黃底範圍 所示:
以台灣企業而言,A+ 認證的工程師,已經可以在企業內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 A+ : 小公司的全能手、大企業的好隊友
筆者判斷出 CompTIA 適合推薦給大家後,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的認識 CompTIA 囉
CompTIA(Computing Technology Industry Association)是一個以業界為本、廠商中立的國際性產業協會,致力於定義 IT 人才的共同語言與能力標準。它不隸屬於任何單一產品線或雲端平台,強調跨環境、可遷移的核心技能,例如硬體維護、網路基礎、作業系統與資安實務等。多年來,CompTIA 透過一系列分層與分領域的證照(如 A+、Network+、Security+),把分散的實務知識整理成可教、可測與可驗證的框架,讓企業更容易辨識人才,也讓學習者有清晰可行的路徑從入門到進階。
💡 廠商中立的好處,走到哪都用得到
CompTIA 採「職能導向、情境測驗」的設計理念,題目聚焦實際工作情境中的判斷與操作,而非背誦特定廠牌指令,因此能維持廠商中立與公信力。其證照在國際企業與公共部門中具有能見度:許多企業把 A+/Network+/Security+ 視為支援、網路與基礎資安職缺的優先條件。
💡 如果被發現是 背考古題 而通過認證者,其認證將會被取消!
在一些政府與國防單位,Security+ 等級的證照也常被列為資訊安全職務的基礎要求之一。就市場採認而言,北美與亞太主要科技聚落(如美國、新加坡、日本)職缺說明中時常可見 CompTIA 系列;在台灣,雖然「證照加薪」效果有限,但對於新鮮人求職或轉職 IT 支援、桌面維運、初階網路職務,能有效提升履歷可讀性與面試通關率。
對多數中小企業的 IT 支援而言,問題往往跨越硬體、作業系統、網路與資安,單靠單一產品訓練無法涵蓋全貌。CompTIA 的價值,在於給你一套「可遷移的底層能力」:遇到藍畫面、網路不通、權限錯亂、疑似釣魚郵件,你能用一致的方法定位與處理。
以 ABC 實業的「小林」為例,他一人要面對 35 位同仁的桌面、印表機、NAS 與老舊系統,A+ 能幫他建起硬體與作業系統的地基,Network+ 讓他在切 VLAN、排查 DHCP/DNS、記錄拓樸時更有章法;往後若想轉資安或雲端,也因為基礎紮實,上手更快。即使短期內加薪不明顯,證照帶來的,是可被看見的專業、可複用的流程,以及更穩的職涯坡道。
CompTIA 證照體系,包括整個 IT 產業所需領域,如下:
💡 SE:把 IT 地板鋪平
雲端 領域:
資安領域:
資料與程式領域:
AI 領域:
💡 MCSE 曾是共同路徑,CompTIA 讓我們再次對齊基礎。
以筆者所知,台灣 IT Support 相關的工作,如下:
💡 台灣職缺:一人多工的現實
CompTIA 網站所列的是美國的人才市場,他們的職務分得比較細,有這些職務:
美國職缺將角色切分更細,常見職稱有
💡 美國職稱:切得更細、路徑更清
筆者建議學習路徑如下:
Tech+ :
A+ :
💡 先打底,再選擇
💡 A+ 之後,往哪走都更順
Server+ :
Network+:
Security+:
我想大家應該也很關心 IT 人員的薪酬狀態吧,這部分我請 ChatGPT 幫大家整理,如下:
區域 | 職稱 / 層級 | 平均年薪 (美元 USD) | 平均月薪 (台幣 TWD) | 備註 |
---|---|---|---|---|
美國 | IT Support Specialist (初階) | $55,000 ~ $60,000 | 約 NT$150,000/月 | |
美國 | Helpdesk / Technical Support | $48,000 ~ $52,000 | 約 NT$135,000/月 | 較基礎支援角色 |
美國 | System Administrator (進階) | $75,000 ~ $85,000 | 約 NT$210,000/月 | A+ + Network+ + 實務經驗 3–5 年 |
台灣 | IT 助理工程師 (新鮮人) | – | NT$32,000 ~ NT$38,000/月 | 104、1111 平均,新鮮人起薪 |
台灣 | IT Support 工程師 | – | NT$38,000 ~ NT$50,000/月 | 有 2–3 年經驗,會網路/伺服器維護 |
台灣 | 系統/網管工程師 | – | NT$50,000 ~ NT$70,000/月 | 中高階,通常不靠證照而靠經驗 |
台灣 | 資安/雲端工程師 (進階) | – | NT$70,000 以上 | A+ 打底,後續轉 Security+ / Cloud+ / Azure/AWS |
📌 觀察
💡 證照在美國是門票,在台灣是敲門磚
回到讀者最在意的問題:我該怎麼開始,才能在 AI 時代穩紮穩打?答案其實很務實 —— 先把可遷移的底層能力學好。CompTIA 把「企業日常會遇到的事」拆成能學、能測、能落地的知識模組:A+ 是端點與系統維運的地基,Network+ 讓你用方法論看待連線與分段,Security+ 則把安全拉到每個人的日常。
以 ABC 實業的小林為例,當他把桌面、網路、權限與備份的標準化做起來,AI 工具才能真正接上流程、創造可靠的加乘(例如自動回覆、知識庫搜尋)。AI 不是魔法,它更需要穩固的地板與清楚的邊界;而 CompTIA 就是那塊地板,讓你踩得住,走得遠。
下集預告:我們會把 ABC 實業的「 一人 IT 」常見所需的硬體知識,幫大家打底。帶您進入 IT Support 工程師所需的實際技能。👉 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