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6
0
IT 管理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系列 第 6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 Day06:IT 職涯規劃與 CompTIA A+ 認證價值

  • 分享至 

  • xImage
  •  

企業 IT 所需技能

筆者服務 IT 產業三十年,接觸過大大小小的企業,大致歸整企業內所需的 IT 技能,如下 圖譜 所示。

企業 IT 技能圖譜

至於大家所頗為重視的「資安」,技術面的部份則各技術圖譜中都需要注意,「資安」更多一點的是行政管理層面的事,那部分有專門的學科。

💡 證照考到手:擔任 IT 工程師的起手勢!

筆者常笑稱台灣 IT Support 人呀,好像是要有考試來逼,才會認真成長,套最近軟體常出現的名詞:TDD、DDD、SDD...來說,我們是屬於「考試驅動學習」Exam-Driven Learning 的一群,尤其是要有通過 專業證照的考試,最能驅動 IT 人去學習,畢竟有拿到各證照之類的,才好跟老闆談加薪,是吧!

兩千年的 MCSE

在兩千年之際,IT 專業人才最為重視、且可以普及的莫過於 Microsoft 的 MCSE 這項國際證照了,當年要通過 MCSE 認證也頗不容易,因為需要通過六科的考試。其涵蓋的 技能圖譜,如下圖 籃底範圍 所示:

2000年之際的 MCSE 技能圖譜

當時如果能通過 Windows Server 的認證,稱為 MCP ,好像也很了不起,已經可以在企業內擔任很稱職的 IT Support 工程師了。

當然,企業 IT 人員,還需要 電腦硬體 的技能,這部分的技能,大部分工程師都是自學,那時代這方面的書也非常的多。

另外 應用軟體支援 則是不斷的在工作者摸索累積,如果已參加過 MCP、MCSE 的工程師,摸索學習這一塊,也不會太難。

資料庫伺服器 :在中大型公司怎需要專門的 DBA,在中小型公司大部分是 軟體公司的協助。

💡 曾經的共同語言:MCSE

所以,MCSE 所涵蓋的、還有其左邊的這一塊,可以有很好的學習管道來涵蓋。

人才的斷層

大概從 2015 年開始吧,我們發現已經很難聘到 MCP, MCSE 這方面的工程師,因為 Microsoft 從 2008 那一代開始,改革了 MCSE 認證制度,再加上整個技術產業似乎也不再是 Microsoft 一家獨大。

💡 當共同路徑消失,人才也開始斷層

百家爭鳴、加上少了大家公認的認證基礎,也使得沒有一個引導大家去學習、通過認證的方向,也就逐漸感覺到找工程師有些困難。

💡 百家爭鳴之後:學習與認證的失焦

前兩年筆者花了一些心思再尋找是否有像當年 MCSE 那樣可依循 證照 + 培訓 系統,過程的發現如下:

  • Microsoft :仍是以自家產品為主,但市場上需要的不只要會 Microsoft 的技術。
  • 台灣的技術士證照:跟現實沒有很接近。
  • 後來發現兩個 廠商中立 的認證體系,仔細研究 CompTIA 發現這個體系滿不錯的,但是缺乏中文材料;訓練中心有引進 Network+ 認證外、主要都還是在資安領域的課程,缺乏基礎入門的課程。

CompTIA A+

CompTIA 認證體系 (因為會依證認來學習,所以筆者也喜歡稱為 知識體系) 中的 A+ 認證,我滿推薦給大家的,筆者初步看了,其技能圖譜如下圖 黃底範圍 所示:

CompTIA A+ 技能圖譜

以台灣企業而言,A+ 認證的工程師,已經可以在企業內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 在中小企業內,通常會搭配一家 資訊服務廠商,日常最常用的技能就是 A+ 所涵蓋的技術範圍。
  • 在中大型企業,IT 部門的有很多人,有專精網路的、有專精資料庫的、也有專精各伺服器的,A+ 工程師在企業內,可以跟大家一起協同運作。

💡 A+ : 小公司的全能手、大企業的好隊友

筆者判斷出 CompTIA 適合推薦給大家後,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的認識 CompTIA 囉

CompTIA

CompTIA(Computing Technology Industry Association)是一個以業界為本、廠商中立的國際性產業協會,致力於定義 IT 人才的共同語言與能力標準。它不隸屬於任何單一產品線或雲端平台,強調跨環境、可遷移的核心技能,例如硬體維護、網路基礎、作業系統與資安實務等。多年來,CompTIA 透過一系列分層與分領域的證照(如 A+、Network+、Security+),把分散的實務知識整理成可教、可測與可驗證的框架,讓企業更容易辨識人才,也讓學習者有清晰可行的路徑從入門到進階。

💡 廠商中立的好處,走到哪都用得到

CompTIA 採「職能導向、情境測驗」的設計理念,題目聚焦實際工作情境中的判斷與操作,而非背誦特定廠牌指令,因此能維持廠商中立與公信力。其證照在國際企業與公共部門中具有能見度:許多企業把 A+/Network+/Security+ 視為支援、網路與基礎資安職缺的優先條件。

💡 如果被發現是 背考古題 而通過認證者,其認證將會被取消!

在一些政府與國防單位,Security+ 等級的證照也常被列為資訊安全職務的基礎要求之一。就市場採認而言,北美與亞太主要科技聚落(如美國、新加坡、日本)職缺說明中時常可見 CompTIA 系列;在台灣,雖然「證照加薪」效果有限,但對於新鮮人求職或轉職 IT 支援、桌面維運、初階網路職務,能有效提升履歷可讀性與面試通關率。

對多數中小企業的 IT 支援而言,問題往往跨越硬體、作業系統、網路與資安,單靠單一產品訓練無法涵蓋全貌。CompTIA 的價值,在於給你一套「可遷移的底層能力」:遇到藍畫面、網路不通、權限錯亂、疑似釣魚郵件,你能用一致的方法定位與處理。

以 ABC 實業的「小林」為例,他一人要面對 35 位同仁的桌面、印表機、NAS 與老舊系統,A+ 能幫他建起硬體與作業系統的地基,Network+ 讓他在切 VLAN、排查 DHCP/DNS、記錄拓樸時更有章法;往後若想轉資安或雲端,也因為基礎紮實,上手更快。即使短期內加薪不明顯,證照帶來的,是可被看見的專業、可複用的流程,以及更穩的職涯坡道。

CompTIA 證照體系

CompTIA 證照體系,包括整個 IT 產業所需領域,如下:

  • SE Track 系統管理的領域:
    • SE(Systems Engineering/Administration)領域涵蓋 AD/檔案權限、端點與伺服器維護、虛擬化、備份還原、監控與例行變更控管等工作。
    • 常見職務包含 IT Support/Helpdesk、Desktop/Endpoint Admin、System Administrator。

💡 SE:把 IT 地板鋪平

  • 雲端 領域:

    • 雲端領域聚焦於把應用與資料搬上 IaaS/PaaS/SaaS,並維持可用性、成本與安全之間的平衡。
    • 常見職務有 Cloud Administrator、Cloud Engineer、FinOps/Cost 管理、雲端安全與身分治理。
  • 資安領域:

    • 資安領域關注 CIA 三要素(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與身份驗證、最小權限、與可稽核的流程。
    • 常見職務包含 SOC 分析師、資安工程師、紅隊/藍隊、GRC(治理/風險/法遵)與資安顧問。
  • 資料與程式領域:

    • 資料與程式領域橫跨 Data Engineering、Data Analytics、BI 與平台開發。
    • 常見職務有資料工程師(管道/批流/倉儲)、資料分析師(指標/可視化/洞察)、應用工程師(內部工具、整合與自動化)。
  • AI 領域:

    • AI 領域涵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 的應用落地。
    • 常見職務包含 ML/AI 工程師、資料科學家、MLOps、提示工程與 AI 產品經理。

💡 MCSE 曾是共同路徑,CompTIA 讓我們再次對齊基礎。

IT Support 相關領域的工作

台灣 IT Support 相關工作

以筆者所知,台灣 IT Support 相關的工作,如下:

  • 硬體維修工程師:配合各原廠硬體,提供相關的客戶服務。或是電腦組裝、測試相關的工作。
  • IT Support 工程師:企業內最常見的 IT 工程師,所需技能涵蓋範圍很廣。
  • 網路工程師:更專注在網路領域、伺服器領域的技能,通常較大型企業的複雜網路中,通常也需要兼 IT Support 工作。
  • 資料庫管理師 DBA :專注在資料庫的管理。

💡 台灣職缺:一人多工的現實

美國 IT Support 相關工作

CompTIA 網站所列的是美國的人才市場,他們的職務分得比較細,有這些職務:

美國職缺將角色切分更細,常見職稱有

  • Help Desk Technician、
  • Desktop Support、
  • Field Service Technician、
  • IT Support Specialist、
  • Junior System Administrator、
  • Network Support Specialist ...等。

💡 美國職稱:切得更細、路徑更清

學習與認證路徑

筆者建議學習路徑如下:

  • Tech+ :

    • CompTIA Tech+ 是相對很基礎的一些 IT 知識,或許您在學校學過計算機概論之類的,就有相關的知識,如果您對電腦非常沒概念,才有需要學習與通過認證。 補充:
    • Tech+ 也可理解為「IT 入門實務」的能力標記,介於純概論與 A+ 之間,更強調職場通用的基礎數位素養與基本操作(例如安全上網、檔案管理、雲端協作、簡單故障排除與服務禮儀)。適合非資工背景、想轉職或支援部門 IT 相關工作的讀者,幫助你在進入 A+ 前建立共通語言與學習節奏。
  • A+ :

    • CopmTIA A+ 是一門涵蓋範圍很廣、卻又很重要的 IT 知識,建議大家先取得這個證照。要通過 A+ 證照,須通過兩科的考試:
    • 核心一(Core 1)— 硬體、網路與行動裝置:
      • 聚焦 PC 與周邊(記憶體、儲存、電源、主機板)、常見連接介面與相容性、印表機維護;基礎網路(IPv4/IPv6、子網、DHCP/DNS、Wi‑Fi 與小型辦公室佈建);行動裝置與小型辦公環境的管理。
      • 評量目標是在多品牌、多型號的混合環境,能快速定位問題、正確更換零組件、設定小型網路並完成驗證。
    • 核心二(Core 2)— 作業系統、資安與程序:
      • 涵蓋 Windows/macOS/Linux 的常見安裝、設定、使用者與檔案權限管理;
      • 常見惡意程式與端點保護、稽核與事件回應;工作程序(工單、SLA、溝通與文件化)。
      • 強調「把事情做對」:標準化流程、備份還原、權限最小化與安全設定,讓日常維運更可預測與可追蹤。

💡 先打底,再選擇

💡 A+ 之後,往哪走都更順

  • Server+ :

    • Server+ 聚焦於實體與虛擬伺服器的安裝、設定、維護與疑難排解,涵蓋硬體規劃(CPU/RAM/儲存/RAID/電力與散熱)、作業系統佈署、虛擬化與容錯、備援與備份/還原策略、監控與容量規劃。
    • 相較 A+ 的桌面視角,Server+ 更關注「服務不中斷」與「資料可回復」;
  • Network+:

    • Network+ 建立網路通識與排錯框架,涵蓋 L1–L4 常見協定與設備(交換器/路由器/AP)、網路拓樸與分段(VLAN/VPN/SD‑WAN 概念)、IP 規劃(IPv4/IPv6、DHCP/DNS)、監控與可用性、基本資安(ACL、WPA2/3、零信任觀念)。
    • 它不像某些廠牌認證著重特定介面或命令,而是教你用方法論解題:從物理層檢查到邏輯設定、從封包到政策。
  • Security+:

    • Security+ 打下資訊安全的共同地基,涵蓋威脅態樣與防護(惡意程式、社交工程、端點強化)、網路與應用安全(加密、TLS、存取控制)、身分與權限治理(IAM、最小權限、零信任觀念)、事件處理(偵測、通報、調查、修復)與合規風險意識。
    • 相較專精型資安證照,Security+ 更像「全員應修」的資安通識:幫助系統、網路、雲端與開發人員建立共同語言與基本流程,避免把資安當成最後一步的「補破網」。

薪酬

我想大家應該也很關心 IT 人員的薪酬狀態吧,這部分我請 ChatGPT 幫大家整理,如下:

區域 職稱 / 層級 平均年薪 (美元 USD) 平均月薪 (台幣 TWD) 備註
美國 IT Support Specialist (初階) $55,000 ~ $60,000 約 NT$150,000/月
美國 Helpdesk / Technical Support $48,000 ~ $52,000 約 NT$135,000/月 較基礎支援角色
美國 System Administrator (進階) $75,000 ~ $85,000 約 NT$210,000/月 A+ + Network+ + 實務經驗 3–5 年
台灣 IT 助理工程師 (新鮮人) NT$32,000 ~ NT$38,000/月 104、1111 平均,新鮮人起薪
台灣 IT Support 工程師 NT$38,000 ~ NT$50,000/月 有 2–3 年經驗,會網路/伺服器維護
台灣 系統/網管工程師 NT$50,000 ~ NT$70,000/月 中高階,通常不靠證照而靠經驗
台灣 資安/雲端工程師 (進階) NT$70,000 以上 A+ 打底,後續轉 Security+ / Cloud+ / Azure/AWS

📌 觀察

  • 在 美國,CompTIA A+ 幾乎是 IT Support 的「入場門票」,有證照通常比沒證照薪資高出 5–10%。
  • 在 台灣,薪資差距不明顯,A+ 證照本身不會直接帶來加薪,但對於新人「敲門磚」效果明顯。
  • 若打算往 國際職涯(新加坡/美國/日本)發展,CompTIA 系列證照非常有幫助。
  • 美國的物價與薪酬,大概是台灣的三倍,以此來看,台灣 IT 人員的薪酬仍算偏低。

💡 證照在美國是門票,在台灣是敲門磚

小結

回到讀者最在意的問題:我該怎麼開始,才能在 AI 時代穩紮穩打?答案其實很務實 —— 先把可遷移的底層能力學好。CompTIA 把「企業日常會遇到的事」拆成能學、能測、能落地的知識模組:A+ 是端點與系統維運的地基,Network+ 讓你用方法論看待連線與分段,Security+ 則把安全拉到每個人的日常。

以 ABC 實業的小林為例,當他把桌面、網路、權限與備份的標準化做起來,AI 工具才能真正接上流程、創造可靠的加乘(例如自動回覆、知識庫搜尋)。AI 不是魔法,它更需要穩固的地板與清楚的邊界;而 CompTIA 就是那塊地板,讓你踩得住,走得遠。

下集預告:我們會把 ABC 實業的「 一人 IT 」常見所需的硬體知識,幫大家打底。帶您進入 IT Support 工程師所需的實際技能。👉 請持續關注!


上一篇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 Day05:職人的新利器 AI(下)—擴充性、安全性與可靠性
下一篇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 Day07:電腦硬體架構總覽(企業IT實務版)
系列文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