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2
0
Modern Web

UI/UX 不只是漂亮!30 天讓你的設計人人都能用系列 第 12

Day 12 | 當介面會說話:文字帶來的體驗差異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是基礎概念篇的最後一篇了!來講講文字如何影響介面體驗。

上一篇說到顏色和 icon 是 UI 的「外觀語言」,那文字就是最直接的資訊語言。

介面裡大多數訊息最終仍需透過文字傳達,很多人以為「字體就是隨便一個清楚的字體就好」,但事實上,這不只關乎「清不清楚」,還會深深影響使用者能不能快速理解內容、有效操作,甚至是心情是否愉悅


文字的影響:資訊的載體

介面中的文字並不只是「放內容」,它其實是使用者最直接的導航工具。

字體選擇:形象與可讀性

  • 無襯線字體 ( Sans-serif ):如 Noto Sans、Roboto,簡潔清楚,適合介面。
  • 襯線字體 ( Serif ):如 Times New Roman,常見於書籍或正式場合,介面較少用。
  • 字重 ( Weight ):不同粗細可以帶出層次,比如標題用 Bold,內文用 Regular。
    如果字體過於花俏或不統一,使用者在閱讀上會有障礙。

層級與版面配置

  • 標題 ( H1, H2, H3 ):協助使用者快速掃描重點。
  • 內文 ( Body text ):提供主要資訊。
  • 輔助文字 ( Caption, Hint ):補充說明或提示。
    好的文字層級讓使用者「一眼就知道哪裡是重點」,不用動腦分辨。

字距與行距

  • Line height 太擠會導致閱讀壓力,太鬆又浪費版面。
  • Letter spacing 太窄會難讀,太寬會失去連貫性。
    一般介面建議 line height 為字體大小的 1.5 倍,讓眼睛閱讀更舒服。

文字語氣

  • 冷冰冰的錯誤訊息Error 404. 👉 使用者可能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 🤨
  • 更友善的表達找不到您要的頁面,試試搜尋功能吧! 👉 使用者清楚了解目前網頁狀態以及建議方案 😎

👉 UX 不只是「看得到」,還包含「感覺得到」,文字的語氣會決定使用者對產品的情感連結。
舉例:密碼欄位錯誤訊息不會只寫「欄位錯誤」,而是寫說「密碼格式應為 6~8 碼」,並在輸入框下方即時提示,這樣使用者能更快修正錯誤,體驗更流暢。


文字與顏色的組合效應

雖然文字與上一篇的顏色可以各自討論,但實際設計中,它們是 互相依存 的:

  • 鮮明的顏色 + 清楚的文字 → 明確的行動指引。
  • 過度繽紛的顏色搭配花俏字體 → 使用者不知道重點在哪。
  • 只靠顏色區分卻文字表達不清 → 對部分使用者來說資訊完全失效。

舉例:預約餐廳頁面

  • 按鈕顏色:用品牌主色讓 CTA 清楚可見。
  • 按鈕文字:簡短直接,「預約」比「預約這間餐廳」更精準,也能提高易讀性。
  • 錯誤提示:紅色搭配明確文字「請輸入有效的電子郵件地址」,而不是單純顯示「錯誤」。

貼心提醒

善用設計系統
像 Material Design、Apple HIG,都有對文字與顏色的完整建議。即使後續要調整,也可以避免一開始走偏。

測試很重要
不要只在設計稿看,要放到實際裝置中檢視。手機亮度、不同螢幕、環境光源,甚至不同語言的字數,都會影響體驗。


📌 總結

與上一篇顏色搭配來看,顏色和文字看似基礎,但卻是使用者與介面最直接的接觸點。

漂亮的版型如果字難讀、顏色混亂,體驗就會大打折扣。反過來說,即使沒有炫目的動效,只要色彩有邏輯、文字清晰易懂,使用者就能感覺到「這個設計很順」。

總結來說:顏色是情感的語言,文字是資訊的語言。
兩者搭配得宜,UI 才能真正轉化成好用、可信賴的 UX


上一篇
Day 11 | 顏色×icon:介面的視覺語言
下一篇
Day 13 | 設計不只靠直覺:為什麼要懂設計指引和易用性原則?
系列文
UI/UX 不只是漂亮!30 天讓你的設計人人都能用13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