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0
0
IT 管理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系列 第 10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 Day10:Windows 基本維護:電腦顧得好,才跑得穩

  • 分享至 

  • xImage
  •  

維護的力量,來自於瞭解更多

作業系統 是我們電腦開機後,直接面對操作的介面,Windows 又是中小企業主要使用的作業系統,工程師維護好 Windows 並不是很難,主要是要瞭解更多基本知識、累積維護經驗、與善用工具。

在 ABC 實業,MIS 小林的心得是:不急於追「酷功能」,而是把基礎打好——更新、備份、健康檢查、權限控管。就像汽車定期保養,日常感覺平淡,但卻是提供企業同仁穩定使用電腦的基礎。

💡 維護的價值不在炫技,而在可預期與可恢復。

Windows 版本的差異

Windows 版本差異有三,我們說明如下。

功能差異:家用版與專業版的別

Windows 家用版與專業版,主要的差別在於設計理念,家用版提供給個人、家庭使用,專業版則提供給團隊、企業使用。而資訊系統,只要牽涉到要給團隊使用,複雜度就攀升許多,也需要更多的管理工作介入,專業版就會包括基本的一些功能與工具。

對中小企業來說,家用版與專業版的差別,主要在於「能不能被有效管理」。專業版提供網域加入(AD)、群組原則(GPO)、BitLocker 等企業級控制。能一致性設定、集中控管、降低風險;家用版較著重個人使用體驗。這些管理工作或許一開始並還不需要做,但哪天老闆指示進行一些管理工作時,有專業版,IT 才有幾會完成。

家用版還有一個特性:必須要有一個 Microsoft 帳號,企業內就需要有人去一個一個申請這些帳號,不管你是想非常有耐心的教使用者自己一個一個去申請也好、 IT 人員統一幫大家申請也好,這些事如果要管理起來又是一堆事情,如果不管理,人員離職後,誰還能登入進去呢?

Windows 家用版、專業版 簡要的比較表如下:

項目 家用版 (Home) 專業版 (Pro) 對中小企業的意義
加入網域/AD 不支援 支援 納入公司身分與資源控管的基礎
群組原則 (GPO) 受限 完整 電腦一致性設定與管控
BitLocker 磁碟加密 多數不含 內建 遺失/汰換時保護資料機密
遠端桌面 (被連線端) 不支援 支援 IT 遠端協助、緊急處置更便利
Hyper-V 不支援 支援 測試/虛擬化情境常用
Windows Update for Business 不支援 支援 可分批/延遲更新,降低相容性風險
企業/裝置管理(MDM/Intune) 受限 友善 與雲端裝置管理配合更順暢

不同時期的 Windows 版本規劃也有所不同,以 Windows 7 而言就有許多版本 (簡易版、家用入門版、家用進階版、專業版、企業版、旗艦版),這些版本提供的功能也有所不同。不過長期而言,大致區分為 家用版、專業版。

💡 辦公用電腦建議選 專業版,讓電腦管理變成有機會。

代別差異:Windows 7、10、11

目前大家在工作上還可能接觸到的版本,大概是 Windows XP, Windows 7, Windows 8/8.1, Windows 10, Windows 11 。

Windows XP, Vista 大部分人現在應該碰不到了。Windows 8/8.1 是還有,但也非常少有機會能接觸到。

現在還比較有機會接觸到的還是 Windows 7, 10, 11 這三代,筆者簡要整理差異如下:

面向 Windows 7 Windows 10 Windows 11
支援狀態(安全性更新) 已 EOL 支援至 2025-10-14 現行主力
安全性支援 基礎 佳(支援 TPM/SB) 最佳(TPM 2.0、Secure Boot 預設)
更新模式 傳統 自動更新 自動更新
硬體需求 較高(TPM2.0/較新 CPU)
UI/UX 使用者體驗 傳統 熟悉度高 現代化、一致性更佳
硬體相容性 舊軟硬體友善 廣泛相容 新硬體最佳化
管理性 一般 與 MDM/AD 兼容 與雲端管理結合最佳
建議情境 僅限遺留設備 企業過渡期的電腦 新採購建議優先

💡 Win7 能不用就不要;Win10 已走向淘汰;新採購優先上 Win11。

用途差異:Windows Server 與一般 Windows

這個滿容易區別的,Windows Server 就是為了當 Server 使用,可以說完全是不同的東西了,只是操作介面、設定方法 跟 一般 Windows 一樣而已。Windows Server 要認真談起來,知識量是一般 Windows 的許多倍。

一般 Windows 也有一些簡單的 Server 功能,比如可以做 簡易的 檔案共享、印表機共享,不過管控的細膩度不及 Windows Server。

👉 如果把企業比作一支球隊,Server 就像體能與情報的中樞,Client 則是上場球員;各司其職、配合得宜,才打得漂亮。

Windows 安裝流程

Windows 的安裝流程,從以前到現在,幾乎沒有太大變化,不外乎是:
Step 1. 在 BIOS 調整開機順序的媒體,讓 安裝媒體 (CD-ROM 或 USB ) 先執行。
Step 2. 過程中有一個要小心的地方:就是要安裝到哪一個硬碟/分割,而那個硬碟/分割的資料會被完全清除。這個要很謹慎確認之。
Step 3. 過程中還會問你一些問題:比如 中文/英文、電腦名稱、第一個使用者名稱與密碼與安全性資訊...,這些都需要先規劃好,再依規劃回答即可,另,網路設定通常可以先預設...。

BIOS 設定

BIOS/UEFI 是電腦開機時最先啟動的低階韌體介面,負責偵測硬體並把控制權交給作業系統。進入方式視廠牌而異,常見在開機廠徽畫面時按 Del、F2 (也有的是 F10 或 Esc)。

安裝 Windows 前,常見動作是調整「開機順序(Boot Order)」讓 USB 或光碟優先;若採用新硬體,建議啟用 UEFI 與 Secure Boot,以獲得較佳的安全性與相容性。更動前先拍照或記錄原設定,避免改錯導致無法開機;

開機碟設定

這是按 Del 或 F2 進入 BIOS 後,按鍵盤向右鍵,停在 Boot ,在按鍵盤向下鍵到 Boot Option #1 按下 Enter 所出現的畫面。

這幾個就是開機順序的選項,正常硬碟開機是 NVME (M.2 的意思),我們要按鍵盤向下鍵到 USB Device:UEFT: KingstoneDataTraveler 3.0, Partition 2 的地方,選好後,在按鍵盤 Enter

BIOS 儲存並離開

設定好後,按鍵盤項又見到 Save & Exit , 選 Save Change and Reset 並按鍵盤 Enter ,之後會重新開機。

磁碟分割區

把磁碟想像成一個大抽屜,而「分割區」就是把抽屜用隔板分成幾格,方便整理與管理。

分割的常見理由:區隔系統與資料、降低重灌風險、改善備份策略。現代 Windows 多採 GPT 分割格式(取代舊 MBR),並自動建立 EFI/System 與 Recovery 分割區。

企業實務上,常見做法是系統一個分割區、資料一個分割區,再配合 BitLocker 加密與定期備份。

每一顆硬碟,至少要建立一個分割區,才可以使用。

從 Windows 安裝光碟或 USB 開機後,前面會問您一些問題,到這個畫面時,就是要設定 您的 Windows 要安裝到哪個硬碟的地方

Windows 選取安裝位置

如上圖所示,有看到一個 1T 硬碟 (931.5G) ,目前顯示 磁碟 0 未配置。接下來我們幫 C 碟配置 500G 空間。

請按 Create Partition ,並輸入 500000,如下圖:

配置 C 碟 500G

配置完成後會看到下面這樣的樣子,我們要安裝系統的地方放在 分割三,確認後按 下一步

選分割 3

之後,就照 Windows 安裝程式,完成安裝即可。

Windows 日常維護

  1. 更新:Windows 更新有分兩種:
  • 功能性更新:Microsoft 一年會提供一或兩次的功能性更新,比如我們描述 Windows 版本時,會這樣子描述: Windows 11 24H2 ,後面的這個 24H2 就是功能性更新的版本。
    • 在 設定 > 系統 > 系統資訊 可以查到 Windows 版本,如下:

      系統資訊

    • 功更能性更新會有期限,通常是下一代 Windows 發表沒多久,就不會有新的 功能性更新。

  • 安全性更新: Microsoft 每個月會根據最新發現的安全性問題,定期的推出安全性更新。
    • 現在 Windows 安全性更新是強制性的,也就是說:當有安全性更新時,都會自動安裝 安全性更新。
      • 專業版的更新,可以設定暫停更新,但也只能暫停幾個星期而已。
      • 企業內因考量商業軟體的相容性,避免更新後商業無法進行,所以可以設定暫緩,待 相關人員測試無誤後,再進行更新。
    • 每一代的 Windows 支援會有期限,也就是所謂的 EOL(End of Life) ,達到安全期限之後,Microsoft 就不在提供 安全性更新。
    • 目前 Windows 7 早已停止提供 安全性更新,Windows 10 也將在 2025 年 10 月 14 日 結束支援,停止提供 安全性更新。

💡 更新不是麻煩,而是最便宜的資安保險。

  1. 其他日常的 Windows 維護,簡要列表如下:

良好的日常維護能預防多數麻煩。ABC 實業的 MIS(小林)做法是「先自動、再例行、最後才救火」:先確保更新與備份自動化;再以週/月節奏檢查磁碟健康、開機程式、事件檢視器;遇到異常再深入處理。下表提供一份可落地的維護清單,頻率與工具可依企業實況微調。

維護項目 建議頻率 目的 常用工具/入口
Windows 功能/安全更新 每週檢查、逾期即更 修補弱點、穩定性 設定 > Windows Update;WSUS/WUFB
驅動程式/韌體(含 BIOS) 每季或視需求 相容性、修復 bug OEM 工具、Windows Update、廠商官網
磁碟空間清理 每週 釋放空間、避免系統緩慢 儲存空間感知、磁碟清理、第三方工具
磁碟健康/SMART 每月 及早發現硬碟老化 CrystalDiskInfo、PowerShell、OEM 工具
備份/還原演練 每週增量、每月全備;年演練 災難復原可行 檔案歷程記錄、第三方備份、還原磁碟
防毒掃描 即時防護、每週完整掃描 偵測惡意程式 Microsoft Defender、防毒公司的端點防護軟體
啟動程式盤點 每月 降低開機變慢 工作管理員 > 啟動、Autoruns
事件檢視器巡檢 每週 追蹤錯誤/重開機原因 事件檢視器、自訂檢視
帳號/權限檢查 每季 最小權限、帳號汰除 本機使用者與群組、AD、MDM

💡 把維護清單變成「例行節奏」,公司電腦就不容易出大事;把備份演練排進行事曆,是最划算的保險。

小結

把電腦顧得好,不是靠什麼大招,而只是把基本功做確實:例行更新要準時、健康檢查、備份要可還原、權限要最小化。

預防重於治療,當平時能把電腦照顧好, 就能減少 IT 支援救火的機會。 在 ABC 實業,小林的祕訣是把維護變成習慣,用 SOP 和提醒減少遺漏;遇到例外再用工具深挖,而不是每次都硬拼。這樣子就可以讓 IT Support 的工作壓力,不會那麼大。

💡 沒有例行維護,就準備例行救火。


上一篇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 Day09:企業電腦選購實戰指南 - IT 工程師必備技能
下一篇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 Day11: Windows 升級與遷移實務:備份、還原到安心換機
系列文
AI 時代,IT 職人養成13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