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2
0
佛心分享-IT 人的工作軟技能

資深工程師的軟實力修煉:從程式碼到影響力的 30 堂課系列 第 12

第 12 天:駕馭影響力的悖論:避免「永遠正確」

  • 分享至 

  • xImage
  •  

在技術領域,一個常見的悖論擺:如何能堅持技術上的卓越與正確性,同時又避免因支配性風格而損害長期的影響力與人際關係?

許多工程師都曾遇過那種總是正確、總想主導討論直到獲勝的同事,也是他們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或是展現自己的影響力。

這種風格雖然通常能達到目的,但卻會耗盡會議室的「氧氣」,讓其他人出於無奈而配合,而非真誠的認同。長此以往,這種「霸權式」的正確性會侵蝕長期影響力。

真正優秀的工程師不是透過權威來支配他人,而是透過引導與影響來達成目標。這需要我們在技術上建立深刻見解的同時,也具備實用主義、對技術的不可知論,以及對自我的懷疑。我們將會議視為專案和人際關係的延續,而非一場零和辯論。

對技術的不可知論具體來說,它包含了以下幾個層面:

  • 避免教條主義:不盲目相信某個技術是「最好的」,不堅持只有某種寫法或架構才是「正確的」。
  • 擁抱多樣性:理解並接受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技術可能有其優勢。
  •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將焦點放在如何有效地解決當前遇到的業務或工程問題,而不是執著於使用自己最熟悉或最喜歡的技術。
  • 保持學習的彈性:願意學習和採用新技術,也願意放棄過時或不適用的舊技術。

透過提問進行傾聽

這是一種積極傾聽的形式,目標是真正理解會議室中其他人的觀點。

  • 創造空間與安全感: 提出善意的問題,能開啟對話,為他人創造提問和發言的空間,讓他們感到安全。
  • 提升對話品質: 好的問題具體且有學習目的,能讓回答者免於為自己的立場辯護。
  • 改變會議氛圍: 在一場潛在的爭議性會議中,先提出幾個好問題再分享自己的觀點,你會驚訝地發現房間裡的氛圍會隨之轉變。

透過提問,不僅能獲取更多背景資訊來完善自己的觀點,也能展現善意、深化關係,讓其他人覺得自己的聲音被聽見。

界定討論目的

雖然好的會議有清晰的目的和議程,但許多臨時討論或特別會議並非如此。

  • 確認共識目標: 如果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目標不明確的對話中,應花點時間詢問自己對團隊希望完成事項的理解是否正確,例如:「只是確認一下,我們在這裡的目標是決定是否將專案推遲兩週?」
  • 保持對話效率: 這種做法能確保團隊正在解決正確的問題,避免因目標不明而產生的混亂和延遲。

清晰地確認共同目標,有助於保持對話的效率,避免會議在沒有結論的情況下結束。

從零和辯論轉向共識對齊

許多工程師進入討論時,目標是讓房間裡的其他人同意自己的方法,這使得每次會議都變成了一場零和辯論。即使他們的方法最終被採納,他們也未能從他處學習,且房間裡的其他人很可能不會感到振奮。

  • 避免強行達成協議, 當意見分歧過大時,他們不會試圖強行做出決策。這種行為會給討論帶來巨大壓力,並可能導致做出倉促或執行不力的決定。
  • 採取適當行動, 當發現團隊尚未準備好達成共識時,他們會提議成立一個小組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或者將問題升級給適當的當事人。
  • 將每次會議視為專案更廣泛背景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維護與在場同事關係的環節。如果會議室準備好達成一致並推進解決方案,他們就會促成團隊達成該方法;如果房間尚未準備好,則不會強迫此事發生。

如何應對「難搞」的同事?

上述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效,但面對不願妥協或不願傾聽的「惡棍」時,則需要不同的策略:

  • 引進權威人士: 在會議中納入他們不敢態度惡劣的權威人士,例如他們的主管。
  • 會前深度校準: 在會議前投入大量時間與他們溝通,讓他們感到自己的意見被聽見,從而減少他們在會議上破壞討論的可能性。

如果需要長期與某人共事,你應該誠實且友善地給予反饋,並做好記錄。如果沒有改善,則應將具體的擔憂溝通給他們的主管。

維持長久影響力

優秀的技術成就固然重要,但維護人際關係對於長久的影響力同樣關鍵。許多工程師因缺乏支持而難以取得進展。如果希望避免這種命運,就必須在「永遠正確」的同時,永遠不停止練習這些維護關係的策略。

以關係為中心的影響力更強大,職涯的持久性與取得傑出成功同等重要,且同樣取決於維護的人際關係。


上一篇
第 11 天:專注於下一級別的影響力
系列文
資深工程師的軟實力修煉:從程式碼到影響力的 30 堂課12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