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智慧型手機的興起與普及,在 2014-2019 年間,有一個新的訴求:行動優先(Mobile First),尤其在網頁的設計上,更是講究 Mobile First 。同一時期,企業應用上,Office 365 也推出 手機/平板 的版本,讓辦公軟體行動化。一時之間,讓行動工作變得可行。
到了 2020-2022 年,疫情加速遠距工作需求,使得可行的行動工作,變得普及。
時至今日 使用行動裝置工作,已是企業 IT 的顯學,也是不得不重視的一個環節。
💡 行動優先不是口號,而是企業競爭力的分水嶺。
企業期望移動的工作者 (外勤、業務、工程師...),也能有像在企業內一樣、甚至更高的生產力,需要兼顧:方便性、可用性、安全性
企業配備給移動工作者移動裝置 (比如 筆電...等),但也常常因預算因素,提供的移動裝置並不方便使用。筆者建議的方便性,有下列幾點考量:
筆者本身是一位移動工作者,每天有一半時間、甚至一早到晚都沒進辦公室,只是攜帶 筆電、平板、手機,即可完成日常的工作。筆電方面,我最為重視電池表現,直至去年找到一台 ARM CPU 的筆電,電池表現才讓我放心,可以不攜帶充電 Adapter,也減輕背包重量。
移動工作是在什麼環境下工作,也是移動設備的考量。
移動工作過程,相較於企業內工作,更容易有遺失設備、被竊、或損壞的風險,如何保護資料是很重要。可以採用的方式有:
💡 移動辦公的價值,不僅是能隨時上線,還在於能安全、可靠地持續上線。
👉 不同行動裝置,不是誰取代誰,而是誰更適合哪種場景。
考量要點 | 筆記型電腦 (Laptop) | 平板電腦 (Tablet) | 智慧型手機 (Smartphone) | Chromebook |
---|---|---|---|---|
方便性 | - 開機速度較慢,但可用休眠快速恢復- 重量較大,攜帶感受較重- 電池續航有限,需常備充電器 | - 即開即用,攜帶方便- 電池續航佳,一天可用- 輕便,適合臨時使用 | - 行動性最高,隨身攜帶- 即時啟動,適合隨手操作- 電池續航普遍佳 | - 開機極快(秒開)- 輕巧,續航力優於傳統筆電- 多數型號價格親民 |
可用性 | - 完整支援桌面應用(Office、專業軟體)- 大量文字輸入方便- 離線處理能力佳 | - 支援基本文書與簡報展示- 輸入效率受限,需鍵盤配件- 應用支援不如筆電全面 | - 適合即時通訊、郵件、行事曆- 文書輸入效率低- 適合輕量或短時間任務 | - 適合雲端應用(Google Workspace)- 離線能力有限- 適合瀏覽器為主的工作 |
安全性 | - 可用 BitLocker/FileVault- 支援 AD、公司 IT 管理- 遺失風較低(多在室內) | - 支援裝置加密、MFA- MDM 管理日漸普及- 外出使用遺失風險中等 | - 支援 PIN/指紋/臉部辨識- 最常遺失,被竊風險最高- 需 MDM/遠端抹除保護資料 | - 雲端帳號為核心(Google 帳號)- IT 管理簡單,可遠端控制- 資料多存雲端,遺失裝置風險低 |
📌 摘要:
💡 便利帶來效率,但只有管理才能帶來長久的安全。
Mobile Devices 管理上,的確也是頗費心力,目前可能的架構有:
用途:集中控管手機、平板、筆電,企業 IT 能統一配置與維護。
功能:裝置註冊、遠端鎖定/抹除、推送應用程式、限制安裝、檢查合規性。
常見廠商 / 軟體:
用途:針對公司應用程式進行管理,而不是整台裝置,適合 BYOD。
功能:App 容器化、公司/私人資料隔離、設定應用安全規則。
常見廠商 / 軟體:
用途:規範裝置使用與安全需求,結合雲端平台提供政策套用。
做法:
常見廠商 / 軟體支援:
MDM 管裝置、MAM 管 App、政策管人。
而 Microsoft、Google、Apple 三家已經把這三層功能,深度整合到各自的雲端平台裡。
💡 企業若無法管好行動裝置,生產力的捷徑很可能就是風險的缺口。
我們還很多工程師,並沒有重視 Mobile Devices 議題,往往認為:這不過是早期的 筆記型電腦。然而,現今的 Mobile Devices 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筆者特別整理 CompTIA A+ 關於 Mobile Devices 考綱,如下,讓大家知道國際上重視的趨勢與程度。
區塊 | 主題 | 考綱重點 | 說明 / 延伸 |
---|---|---|---|
比例 | Mobile Devices | 13% 的考題比重 | 在 Core 1 考試中,移動裝置是重要領域之一 |
1.0 | 監控、維護與替換行動裝置硬體 | - 電池 (Battery) - 鍵盤 / 按鍵 - RAM - HDD / SSD - 無線網卡 - 隱私 / 安全元件 (例如生物辨識) - Wi-Fi 天線連接 / 放置 - 相機 / 麥克風 | 當學生看到行動裝置硬體出問題時,要會判斷哪些零件可替換或維護 |
1.1 | 比對配件與連接方式 | - 各種連接方法:USB / USB-C / microUSB / lightning - 無線通訊:NFC、Bluetooth - 熱點 / Tethering - 配件:觸控筆、耳機、揚聲器 - Docking station / Port replicator | 要會看裝置支援哪些接口,以及怎麼搭配週邊使用 |
1.2 | 行動裝置網路連線與應用支援設定 | - 無線 / 行動數據網路 - 熱點、Wi-Fi - SIM / eSIM - 藍牙連線 - 位置服務 (GPS / Cellular) - MDM(行動裝置管理)與政策 - 同步 (聯絡人、郵件、行事曆、雲端) | 這部分考的是裝置如何與網路、雲端、公司政策整合的能力 |
1.3 | 疑難排解行動裝置問題 | - 硬體故障檢測與處理 - 連線 / 通訊故障 - 熱點 / 藍牙 / Wi-Fi 問題 - 電池 / 充電問題 - 顯示 / 觸控異常 - 裝置過熱、效能異常 | 要能根據症狀做排錯,並依流程修復問題 |
行動裝置已經從「輔助工具」成為企業辦公的主要入口。從筆電、平板、手機到 Chromebook,各有優勢與限制,企業在挑選與部署時,必須兼顧方便性、可用性與安全性。
單靠硬體並不足以支撐高效與安全的行動工作,還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機制。MDM 管理裝置、MAM 管理應用、政策與最佳實務 則約束使用者,三者合一才能讓移動工作者具備「如在辦公室般」的工作效能。
CompTIA A+ 也將 Mobile Devices 獨立成章,反映出這是 IT Support 工程師必須正視的領域。對企業 IT 來說,行動裝置不只是要能用,更要能 安全、穩定、可控,才能真正發揮行動工作的價值。
👉 行動裝置不是桌機的替代品,而是企業的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