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就形成團隊,只要是團隊,就會有溝通與協作。企業使用的各項軟體當中,專業應用的比如會計、設計,會由哪個部門的主管會負責,而溝通與協作的工具,除非公司有專門的人資部門外,往往也會落到 IT Support 身上。
今天會先探討 溝通與協作 議題,接下來再來看 CompTIA A+ 在企業溝通與協作工具的主題:通訊協定、應用服務、行動裝置支援與雲端協作 等面向。
💡 對企業來說,溝通不只是聯繫,更是能不能沉澱成知識資產。
筆者通過 MCSE 證照後,有一段時間投入在 Exchange/Outlook 的推廣與顧問工作(有整理一本《Outlook 97 實作手冊》),協助企業建立數位化的溝通與協作。當時除了 Exchange,還有 Novell Groupwise、IBM Notes 等方案,價格雖高,卻仍吸引許多企業導入,可見「溝通與協作」頗獲企業重視。
已故的台灣經營之神 王永慶先生的經營口訣是「管理靠制度、制度靠表單、表單靠電腦」,當年的 EIP 系統正是體現這句話。Exchange、Groupwise、Notes 因支援電子表單而降低設計成本,因而受到歡迎。只是隨著行動工具普及、Line 等免費通訊軟體崛起,這些曾經主流的解決方案,如今顯得退居幕後。
然而,便利的 Line 也帶來隱憂:訊息難以留存與管理,對講究證據保存的企業治理而言,並非理想方案。「企業的溝通與協作工具」對 IT Support 工程師而言,得學習很多東西,是另一個大挑戰。
💡 從 Exchange 到 Line,工具一直在變,但溝通與協作的本質始終如一。
筆者就台灣中小企業所看到大家使用的方案,整理跟大家分享:
偏買賣業的,數據主要在 進銷存系統上,有些企業會借助 進銷存 系統當作協調的工具,當進銷存無法滿足即時通訊的事時,會透過 Skype (現已升級成 個人版 Teams) 即時溝通輔助之。
Excel/VBA 相對容易學習,若是企業內有人願意學習,那使用 Excel 當表單、執行一些 VBA 將資料做簡單整理、在以 檔案伺服器/NAS 共享存放。這樣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若需即時聯繫,再搭配訊息系統。
也有企業仍以 E-Mail 為主要的溝通協作工具,現在 E-Mail 都很方便在移動設備上存取,使用 E-Mail 都企業溝通協作平台,仍是可以。
當 Outlook 遇上 Exchange 後,就不只是 E-Mail 系統而已,行事曆共用、通訊錄共用...等群組軟體的功能非常完整,而且現在移動版 Outlook 也非常好用。
因為管理垃圾郵件很繁瑣,現在相對比較少企業自己架設 Exchange,大都轉向使用 Microsoft 365 方案,有一些方案是有包括 Exchange Server。
💡 當年是 SharePoint EIP,今天是 Teams 和 Workspace,唯一不變的是:IT Support 永遠要先懂。
類似 Microsoft 365 功能,而 Google 有自己一套協作邏輯,也吸引企業採用。
Microsoft Teams 不僅個人使用,當搭配 Microsoft 365 後,就會整合 SharePoint 變成 企業級的 Line。包含個人版 Teams 基本的即時通訊系統、會議系統,卻也擴及企業協作所需的功能。
不只如此 Teams 還是一個平台,可以開發 Teams APP 來擴充 Teams 功能,這些自行開發的 APP 可以是連結企業內的 ERP/進銷存系統/CRM 系統。
Teams APP 是一個蓬勃發展的 APP 市集,像知名的 Salesforce CRM 軟體,就有提供 Teams App。
在 Microsoft 365 企業帳號下的 OneNotes,可以企業內同仁互相共享,也可以當作是一個知識管理的系統。
國內品牌的 EIP 大廠,像是 世成科技、新人類... ,也非常多中小企業採用。有些 EIP 有提供即時通訊的軟體。
Line 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用多加介紹了...
💡 方便是一時的,治理是長遠的課題。
溝通與協作 是企業運作基本的機制,也有企業使用檔案共享方式來達成。台灣中小企業也想出非常多自己的招式,也都是可以運作。
但就溝通與協作的效率而言,若是企業內有自己研發的系統,那應該是最貼合的,也能整合資料庫。若是沒有自己的管理系統,筆者會推薦 Microsoft 365 或 Google Workspace,因為他們都把系統整合的很好,唯一有企業介意的是,這些資料往往儲存雲端,有些行業資料是不允許存雲端的。
後半段,筆者幫大家整理一些常見的技術知識。
Outlook
Windows Mail (Windows 11 改為 Outlook) / macOS Mail
Thunderbird
Apple Mail / iOS 郵件 App
Gmail App / 其他行動郵件 App
💡 溝通能不能成為資產,取決於工具,也取決於 IT Support 工程師的規劃。
Microsoft Teams
Line / Line Works
Google Chat / Google Workspace
企業 EIP / 國內品牌
常見 IT Support 挑戰
Zoom
Microsoft Teams
Google Meet
常見 IT Support 任務
類別 | 常見工具 | A+ 考試重點 | IT Support 任務範例 |
---|---|---|---|
電子郵件 | Outlook、Gmail、Exchange、Thunderbird | POP3 / IMAP / SMTP 協定設定、郵件客戶端支援 | 幫使用者設定郵件帳號、解決「收不到信」、「寄不出去」問題 |
行動裝置支援 | Outlook App、Gmail App、iOS/Android 郵件 | Exchange ActiveSync、行事曆/通訊錄同步、2FA 驗證 | 幫老闆手機收信、行事曆不同步排除錯誤、設定應用程式專用密碼 |
即時通訊與協作平台 | Microsoft Teams、Slack、Line/Line Works、Google Chat | 雲端 SaaS 服務特性、帳號管理、檔案共享 | 協助登入、管理群組頻道、提醒資訊安全與紀錄留存 |
視訊會議 | Zoom、Teams、Google Meet | VoIP / 視訊會議應用支援、常見裝置問題排解 | 幫員工加入會議、解決麥克風/攝影機故障、設定會議室設備 |
雲端協作 | Microsoft 365、Google Workspace | SaaS 概念、雲端與本地端差異、安全性 | 管理帳號權限、提醒資料存放規範、協助檔案共用設定 |
企業的溝通與協作工具,從最早的 E-Mail、Exchange/Outlook,到今日的 Teams、Google Workspace、Zoom、Line,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代表。對 IT Support 工程師來說,工具不僅需安裝與設定, 往往還需要協助企業建立溝通與協作的秩序的模式。
在選擇工具時,企業往往在「方便性」與「治理性」之間取捨:Line 即時、快速,卻缺乏留存;Exchange、Teams、Google Workspace 整合度高、功能完整,卻需要年度資費、資料放雲端也讓部分企業顧慮。
因此,IT Support 的工作不只是解決員工 收信、耳機麥克風設定這些小問題,更進一步還可能是協助企業打造一個 能沉澱訊息、形成知識資產的協作環境。
💡 郵件是基礎,通訊是日常,會議是戰場 —— IT Support 工程師就是幕後的戰略協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