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捷報!Project Banana Paradise AI 團隊本週完成了 87 項任務,生產力暴增 200%!儀表板上的圖表一飛沖天!評審猿看著 AI Monkey Dashboard,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太棒了!」評審猿在全員會議上盛讚,「這就是我想要的效率!你們證明了自己是山上最棒的團隊!」自從開始強調「任務完成率」這個指標後,團隊的數據突飛猛進,每週完成的任務卡數量,從 30 張飆升到了 87 張。

評審猿龍心大悅,準備大肆慶祝。但不知道的是:那件最關鍵的「供應鏈核心流程重構」任務,完成了嗎?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1003/20130026jfv9QjZbF4.png

「任務點數」的煉金術:我們是如何看起來很忙的

這場「生產力奇蹟」的背後,藏著一個公開的秘密。

在一場規劃會議上,管理猿指著待辦清單上一張巨大的任務卡「重構:修復供應鏈核心流程死鎖問題」,而管理猿為了達成新的任務完成率:

  • 「這張卡,預估要三週,而且過程痛苦,充滿風險。就算完成了,在儀表板上也只算是『完成 1 項任務』。這對我們的 KPI 太不划算了。」
  • 「我們把這張大卡先凍結。然後,去 Bug 列表裡,找出 50 個最簡單的『調整 UI 顏色』、『修改錯字』、『增加日誌訊息』之類的 Bug。我們把這些開成獨立的小卡,一天就能解 10 張!」

於是,團隊開始了一場瘋狂的「任務煉金術」,開了一堆簡單的任務小卡,但那個最關鍵的核心流程,卻從來沒有人去碰。

這個「聰明」的作法達到了完成率,但台下的程序猿和管理猿們,卻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他們知道,這不是效率的勝利,而是遊戲規則的勝利。

香蕉單一種植的詛咒:當整座山只剩下「簡單模式」

這個「任務完成率」KPI,就像一種神奇的化肥,它徹底改變了整座山的生態。KPI 化肥只對一種作物有效:「簡單、快速、能被量化」的香蕉任務。

那些需要長期投入、高風險、但對生態至關重要的物種——例如「重構(深耕任務)」或「技術探索(冒險任務)」因為無法快速產出「完成數量」,得不到滋養,漸漸枯萎。

團隊忽略了環境造成的影響,整座山慢慢地都被開墾成了單一的香蕉田。猴子們每天的工作,只剩下採集那些唾手可得的香蕉。雖然看起來碩果累累,但整座山的生態系統,卻變得前所未有的脆弱。

當演戲與躺平成為最佳解

在這種環境下,聰明的猴子們發現,要想生存得好,只有兩條路:

  • 成為戲精猿:精通「任務拆解」的藝術,把一件小事包裝成十件任務,成為儀表板上的明星。
  • 選擇躺平:意識到真正重要的工作不被重視,於是放棄思考,每天只做那些被分配的、無腦的、可以輕鬆完成的任務。

團隊的士氣和創造力,就在這場數字遊戲中,被消耗殆盡。猴子們的選擇,其實是理性的。猴子們只是在適應這個遊戲規則。真正該被質疑的,是制定遊戲規則的評審猿。

你玩的是什麼遊戲?別在規則上贏了,卻在目標上輸了

評審猿給了團隊一個可以輕易「駭入」的代理指標(Proxy Metric)——「任務數量」,卻沒有持續溝通那個真正的核心目標是「打造一個穩定可靠的系統」。

團隊如何「玩弄」KPI 變得至關重要,最終在規則上大獲全勝,卻在目標上輸得一敗塗地。當衡量標準取代了最終目標,團隊就會不計代價地去優化這個標準,哪怕這會傷害到真正的目標。

時間管理的真諦,是管理價值,而非數量

真正的時間管理和專案管理,從來都不是關於完成了多少「數量」的任務,而是關於完成了多少「價值」的任務。

它需要團隊有勇氣,花費一整週的時間,去解決那個儀表板上毫不起眼、只算「1 項」的關鍵問題。因為我們都知道,解決這 1 個問題的價值,遠遠勝過那 100 個無關痛癢的小 Bug。

讓我們來聊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荒謬 KPI。你見過最「本末倒置」的指標是什麼?

留言分享,讓大家知道你不是唯一一隻在瞎忙的🐵


上一篇
那本「別問,照做」的神聖香蕉手冊
系列文
前端三分鐘 X 山上猴子啟示錄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