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談的是「預防」的部分,但如果已經受傷了呢?既然生病了,還是得找專業的醫療協助,不能隨便忽視病情,小病拖大就會變成大麻煩。台灣的醫療資源相當多元,中醫與西醫都很發達,另外還有民俗療法,以及不在健保給付範圍內的物理治療等選項。
有些人這輩子只看西醫,認為只有西醫才是科學,其他都屬於偽科學。而我的習慣是,初期一定會先看西醫,透過儀器檢查,並照醫生指示吃藥。但現實是,有些病症就算跑遍各科門診,藥一包接著一包吃下去,仍然沒有太大改善。最後往往因為受不了,只好轉向中醫,結果反而獲得了改善。
要說我到底相信中醫還是西醫?我本身是一個喜歡多方嘗試的人,像針灸、拔罐、放血、整骨、刮痧、震波治療,我幾乎都試過。之後的篇幅,我將分享我選擇這些醫療資源的準則,以及經歷過這些治療與調理後的一些經驗談。
我認為了解各種醫療資源的利弊,並明智地使用這些醫療資源,讓自己康復,才是真正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