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是能不開冷氣就不開冷氣的人,總覺得冷氣吹多了對身體不好。不過之前看了一些關於睡眠迷思的影片,裡面提到:「影響睡眠品質最大的因素是安靜、黑暗和適當的溫度。如果你覺得不蓋被子比較舒服,那代表房間太熱了。」
我原本習慣不調鬧鐘,因為我不管多晚睡,早上八點前一定會自然醒,所以一直以為自己的生理時鐘就是這樣。後來抱著實驗精神,決定嘗試開冷氣睡覺,結果發現現在如果不設鬧鐘,竟然會睡過頭。這讓我意識到,我可能之前真的沒有睡飽,而是被熱醒的而不自知。
因此,即使有時候覺得沒有很熱,我現在還是會選擇開著冷氣睡覺。畢竟,一夜好眠帶來的工作效率、情緒穩定和身體健康,其價值遠遠超過省下的那點電費。
明亮的光線,尤其是手機或電腦螢幕發出的藍光,會讓大腦保持興奮,讓神經系統難以平靜。我曾經歷過幾次失眠,也嘗試過許多不同的方法。
實驗下來,我覺得最有效的方式是:晚上八點後停止使用電腦、電視和手機,並將室內燈光調暗,接著躺在地上做些伸展或隨意翻翻書。結果幾乎沒有一次能撐過晚上十點就自然睡著了。(要知道,我平常的作息可是偏向凌晨才睡的人。)
所以我覺得,我睡不著的原因,其實應該是光線影響了褪黑激素的分泌,以及數位內容的大量輸入,讓交感神經過度亢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