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外帶、外送與內用的營業附加項目,其實外送本來不是最大業務,但隨著疫情後宅經濟的影響,使得商家外送的範圍,從團體到廣大的個人戶,業績的增能,應該是賺得滿缽滿盆的機會,但隨著網路評比和客訴的機制大為提升,有些人手不足的商家,也開始默默在收回這項累人的金雞母,原因如下:
(1)顧客不能體恤交通問題
(2)急著要拿到,拿不到就不爽
(3)顧客懶到不肯出安樂窩來拿,要外送員直接送到門口
(4)商家訂單爆量,導致出錯,顧客的容錯度低
(5)臨時棄單
(6)反覆改單
以上五點是比較常見的問題,有人說可以全線上處理,不會出錯,但錯估了電腦無法判讀人性的反覆與喜怒無常,也錯估交通負荷量的問題,因此有的店家會表示:「人手不足,請來店自取!」這下王爺王后不爽了,因為你家好吃,我要訂是恩賜,怎麼可以不幫我送,馬上把情緒反應在網路評分,一句話就讓商家生意大受影響,加上外送平台是要收費,商家營收能打平就算偷笑。
小本經營的商店本來人力就有侷限,不能以連鎖店的標準去苛刻對待,加上網路評比缺乏實地考察的機制,只要面對顧客不滿就全面相信,因此造成本來經營信譽的商店,也被網路評比攪得收店,大的企業當然有發言人和公關發新聞稿來處理謠言,小本商店只能啞吧吃黃連,所以網路評比的主導公司必須落實現場查核機制,不但可以還給店家清白,也可以宣傳出真正的店家的品質,而不再只是用付錢請網紅來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