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探討了 硬體、軟體、網路...與 AI 等的基本單元,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團隊會發生的事...
大家都知道:個人擁有的資訊只是個資訊孤島、能讓團隊共同分享資訊卻可能變成資訊資產。
💡 知識若困在個人電腦裡,可能是成本;唯有共享與活用,才會變成資產。
而資源共享:IT Support 在企業內往往只是個執行者,而指揮我們的主管們卻不一定很清楚知道如何做,也需要我們提供一些意見讓他們做決策參考。
為了更好的幫助我們的主管、幫助公司,我們要探討的共享議題有三:(1)首先,我們先來探討那些東西需要共享,(2)再瞭解有哪些資源共享的方法,(3)我們才有辦法進行有效的共享。
在談「共享」之前,我們先把幾個常用的名詞釐清:
資料、資訊、知識,三者,是企業資源共享規劃過程中,會進行分析、判斷的單位,同時也是「知識管理」相關課題所會探討的相互關係。
💡 簡單來說:**資料是原料 → 資訊是解釋 → 知識是能力。
💡 資源決定共享疆界
💡 資料是冰冷的,當轉化為資訊,便開始有了生命。
💡 資訊的價值:提供作正確的判斷的基礎。
💡 知識是一種可以行動的資訊。
💡 資源是「定位共享的疆界」,資源 = 工具 × 治理
層級 | 案例 | 說明 | 典型共享範圍 |
---|---|---|---|
資料 (Data) | - 進銷存、會計、客服、人資系統的原始資料 - 掃描單據、傳真檔案 - Word/Excel 報價單、送貨單 - 客服紀錄、員工打卡紀錄 | 尚未整理的原始紀錄,常含個資或隱私,存放在資料庫或檔案中 | 多半限於個人、小組,必要時才跨部門分享 |
資訊 (Information) | - 日報表(每日統計數據) - 銷售報表(系統匯出或人工製作) - 專案研究彙整 | 經過整理,有脈絡可解讀,用來協助管理與決策 | 分享範圍依需求,從小組到主管、部門 |
知識 (Knowledge) | - 部門 SOP(客服流程、備料流程) - FAQ、故障排除經驗 - 專案回顧心得 - 資安事件處理案例 - 老員工的經驗口訣 | 可操作的方法與經驗,能解決問題,但需判斷哪些適合公開 | 經討論後決定,通常共享到部門或公司內部 |
資源 (Resource) | - 知識庫 (Wiki、Notion、Confluence) - 共享資料夾 / NAS - ERP 系統 - CRM 系統 - 教育訓練平台 - 自動化報表系統 | 以身分/群組界定邊界、以政策規則管理使用、以備援與保留確保可用性的制度化企業資產 | 由邊界決定(群組/資料夾/站台/租戶、外部分享受策略控管),跨部門或全公司使用 |
整理企業內常見的資源共享方法:
檔案共享是企業最基本、也最常見的需求。
方法包括 Windows 檔案伺服器、NAS、Google Drive、OneDrive、Dropbox...,
檔案共享的挑戰在於:
👉 這部分明天 Day20 我們再深入探討。
中小企業印表機的配置,通常是
印表機的分享,有下列幾種方式:
印表機共享的挑戰如下,大家需要考量:
這些需要 IT Support 設計合適的解決方案,例如:設定使用權限,有些事務機廠商提供的大型印表/影印/掃描 事務機,可能提供印量管制,印表機驅動程式會設定使用者 ID 相關資訊,也可用來控制列印權限。
💡 共享的本質,不是讓每個人都有,而是讓需要的人即時可得、或可使用。
行事曆共享的重要性,往往要等到「錯過會議」時才會被重視。
在中小企業中,許多部門仍靠口頭通知或即時通訊來約會議,結果經常出現:有人忘了時間、有人撞期、有人完全沒收到訊息。
Google 日曆與 Outlook 行事曆等工具的共享功能,讓這一切變得簡單:
當 Outlook 遇到 Exchange Server 或是 Microsoft 365 企業訂閱方案,就會自動升級為「群組軟體」。
群組軟體是指讓一群人能透過網路協同合作、溝通及協調活動的應用程式,以提高整體生產率。除了 Outlook 外, Teams 也是 Microsoft 新的群組軟體方案。
Outlook、Teams、OneNote:這三個軟體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個人使用時是單機版,但搭配 Microsoft 365 企業訂閱後,都會升級成企業偕同運作的方案。
通訊錄共享看似小事,但若是沒有適當共享機制,哪也是滿煩人的。
就以 ABC 公司來說,三十幾人的公司,新人報到後,可能就需要跟同事們、或是主管們進行聯繫、或是電話、或是 E-Mail...
很多公司會印製一個 分機一覽表,每次有新人報到時,就會重新列印分發給大家,然後大家也通常會張貼在自己的位置上。
對 Exchange/ Microsoft 365 企業訂閱方案來說:IT 人員建立好帳號後,大家就可以看到所有同仁的通訊錄。
Outlook 可以對團隊成員分享/共用 通訊錄,這樣子團隊中對外的聯繫資訊就可以有一個可以整理的地方。
Google Workspace 也有通訊錄共享的機制。
筆記共享是近年來的趨勢,尤其在遠端協作盛行後。
像是 Notion、OneNote、Evernote、Google Keep,讓會議記錄、專案進度都能即時同步。
筆記共享的價值,在於:
💡共享筆記也可以是:企業建立知識庫系統的前哨站、先導試驗場。
過去的共享多半侷限於「公司內網」:你必須進公司、連上區域網路,才能存取檔案或印表機。如今,雲端改變了這一切:
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365、Dropbox 等,已經讓共享變得不只是「同事之間」,更可以「跨公司協作」。
個人或是沒有訂閱 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365,也常見使用 Google Drive 來進行分享,分享給公司外的人,進行「跨公司協作」
分享到公司範圍外,對於移動工作者、遠端工作者,特別有需要。企業除了 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365之外,台灣常見的 NAS 品牌,也有相應解決方案,詳細會在檔案共享那一篇跟大家說明。
💡 從「公司內網」到「隨時隨地」,共享的範圍提升了企業營運的機動性與效率。
共享資源是一件相當瑣碎、卻是企業日常運作的核心。
從最原始的 資料,到整理後的 資訊,再到可操作的 知識,最後沉澱為企業的 資源,這是一個不斷轉換、累積的過程。
對 IT Support 而言,角色不只是「設定權限、裝軟體」這麼簡單,而是要幫助主管判斷:哪些該共享?共享到什麼層級?如何兼顧便利與安全?
共享資源的範圍很廣,包含檔案、印表機、行事曆、通訊錄、筆記。它們共同的價值在於:讓資訊不再是個人的孤島,而能成為推動團隊協作與企業效率的引擎。
💡 資訊如果沒有被共享,就等於不存在。
這句話提醒我們,共享不只是省麻煩,而是企業能否累積知識資產、形成持續競爭力的關鍵。
而在所有共享資源之中,檔案共享最為核心,也最容易遇到權限、版本、安全的挑戰。因此,明天我們將進一步聚焦在「檔案共享機制」上,看看雲端與地端、Windows Server 與 NAS 的不同選擇,如何影響企業的日常運作。
💡 資源是共享的疆界,也是「共享範圍+使用規則」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