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責聲明
本文為學習筆記與模擬教學,引用國際組織(NIST、ACM、(ISC)²、ENISA)、最新研究與公開新聞。非正式教材,實際應用請依組織規範與法規。
NIST:在事件處理與漏洞揭露中,需強調 責任、透明、最小化傷害。
ACM Code of Ethics (2018):
(ISC)² Code of Ethics:
ENISA(歐盟網安局):
原則 | 說明 | 來源 |
---|---|---|
公平性 (Fairness) | 資安措施不能歧視特定族群或用戶 | ACM, ENISA |
責任 (Responsibility) | 對行為結果負責,避免濫用權限 | (ISC)², NIST |
透明 (Transparency) | 漏洞揭露與研究需公開透明 | NIST, ENISA |
最小化傷害 (Do No Harm) | 減少測試與研究帶來的次生損害 | ACM |
誠實 (Integrity) | 不偽造、不隱瞞測試結果 | ACM, ISC² |
尊重隱私 (Privacy) | 保護 PII/SPII,不做未授權使用 | GDPR, ISO 27701 |
Google Project Zero(2015–)
NSA EternalBlue 漏洞(2017)
FreeHour 案(2022, 馬爾他)
IoA(行為)
IoC(跡象)
研究倫理制度化
AI 在資安中的倫理風險
治理責任與董事會角色
防禦欺騙的倫理爭議
跨界科技:神經技術與資安
法律與白帽駭客保護
教育中的倫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