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3
0

今天我們要看的流程再造是關於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基本上可以視為團隊的延伸,也屬於團隊的一部分,但有其特殊性管理方式也不同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當初團隊所處的情況,以及後續是怎麼協助再造的~

Situation

當初團隊進駐的時候,資訊相關的供應商幾乎是沒有管理制度的,該組織過往的策略是在各部門如果有資訊上面的需要可自行採購,包含軟硬體、網通設備等等。
既有 IT 團隊自己本身對於供應商的管理也是很鬆散,當筆者的團隊進一步確認外包所提供的服務內容時,往往服務內容實際上不符合應該有的品質,更進一步的說,
當時的組織與供應商合約,很難有辦法無法保護組織的利益。可想而知,在沒有人看管的情況下供應商的服務品質也沒有到水準。在團隊看來,有一句話可以形容當時的情況,供應商把組織當作提款機,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這是真真實實的狀況。

所以對於組織內,資訊相關供應商的管理大致上有幾個狀況:

  1. 各部門有自己的供應商,當有新軟硬設備要安裝時,IT 僅僅是被告知要配合,造成資安疑慮
  2. 各部門不懂資訊系統,所以很多東西可能會重複花錢
  3. IT 本身對於供應商的品質控管等於沒有
  4. 整個組織的資訊相關供應商現有服務狀況如同迷霧
  5. 資訊相關的供應商預算,哪些服務需要預算支援,預算是否花得值得
  6. 與供應商的合約是否真的能夠保護組織本身?

Task

所以對於團隊來說,在進入該組織時有幾項供應商的管理要進行的 Task

  1. 確認組織各部門現有資訊供應商的服務有哪些,資安上是否有疑慮
  2. IT 與各部門現有供應商的品質與配合度究竟如何
  3. 提升 IT 本身要能夠控管供應商的能力
    • 提升 IT 與供應商的協作能力
    • IT 要能夠驗收供應商的 Deliver 結果
  4. 收攏全組織的資訊相關需求,各部門有資訊需求一率向 IT 提出,由 IT 提供 solution
  5. 規劃服務需要供應商的預算支出

Action

團隊實際的作為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故事線

  1. 每年預算會議,規劃一場由各單位向 IT 提資訊需求的會議:

    • 所有的資訊系統要由 IT 統一控管(就算各單位自己找供應商,最後也是要透過 IT 授權,才可以接觸資訊系統
    • 所有資訊系統相關的合約都要過 IT,評估、到最後簽約要同步過 IT,IT 沒有 sign,合約不成立
    • 這過程當然就會有很多的哀嚎與反對聲,很實際的是,原本各部門有自己的預算可以隨意找廠商來完成自己的需求,現在要在每年預算會議時,就要提出自己部門下一年度的需求。依照各部門的能力,有些部門可以提出,有些部門則是先抱怨,後面發現自己有需要的時候才到 IT 部門哀,不過對團隊來說是可預期的組織風格
  2. 盤點組織現有供應商的服務項目與品質:

    • 團隊在該組織盤點了幾個大概的資訊需求:
      • NAS,大量儲存裝置
      • 因單位特殊性所需電腦設備
      • Server
      • 電腦軟體
        • 如 adobe 專業版、特定輸入法等
          這些都牽扯網路環境,所以團隊也進行了以下處理:
      • 防火牆 policy 檢視
      • 相關設備的安全性 patch
      • 相關軟體安全性
      • 相關設備可用性
      • 盤點既有 IT 供應商的品質:
        • 要求備份服務的供應商履行合約上備份服務與 DR 作業
          • 結果供應商根本就沒辦法提供相關服務,那過去的 IT 人員到底是....
        • 要求 VM 供應商執行相關作業
          • 在需要系統升級等作業時,結果該廠商員工愛來不來,連廠商管理層都叫不動
        • 要求防火牆供應商協助處理防火牆事宜
          • 只能說防火牆亂到供應商把原廠都請來了都還解不了...只能用其他方式 workaround
          • 不過此供應商的配合度與積極度是可以的,算是有想要做生意..
  3. 針對數轉需求,團隊也遴選了現代化基礎建設相關的廠商:

    • 針對「以雲端為中心的行動化辦公室」的部分找來了微軟底下的配合廠商,團隊做了以下事情
      • M365 線上協作模式導入
      • Microsoft entra 管理帳號
        • 與廠商協同作業,自動化處理人員到、離職議題
      • Microsoft intune 裝置管理
        • 廠商同時也是微軟電腦設備供應商,所以任何裝置的軟硬需求(如出廠預設等)都有相關能力處理
    • 針對資安的部分,因團隊資源有限,透過資安特別預算遴選的廠商,團隊也要求做了以下幾件事
      • 每個月必須有資安匯報,包含組織現有一般 user 裝置狀況、帳號風險、服務設備風險與市場上的資安現況對應組織風險等
      • 資安事件發生時的顧問
  4. 根據上述三點,IT 對於組織需要供應商的服務進行廠商遴選與編列年度預算

    • 這部分做到以下幾件事
      • IT 內部窗口需要成為把關者,透過團隊管理層的安排,讓團隊成員可以正確的交付與控管要求供應商應有的服務
      • 廠商的遴選從小規模測試開始,檢視廠商在服務交付的品質以及後續維運上面的配合是否有其標準
      • 平常就需要維持與廠商的溝通,確保廠商的人員異動狀況,避免緊急狀況時找不到人或是廠商的人員搞不清楚狀況
      • 檢視相關合約,確保錢花下去是真的能有其效果,而不是被廠商痛宰

Result

以上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做起來是真的很耗團隊資源與精神,但從各個小部分做起,團隊有以下的成果

  • 有效控管組織對資訊的需求

    • 透過團隊的把關,將組織內部的資訊需求做整合,並提供專業的 solution 給組織內部
    • 這部分替組織省下了因為重工所支付的成本
    • 例如某個案子一開始對外開需求需要 600 萬客制費用,IT 把關後,降到每年支付 20萬左右,差了 30 倍
  • 汰換不適任的供應商

    • 團隊透過相關機制,讓無法提供服務的廠商被淘汰 (聽說淘汰後已倒閉..),減少無法產生效益被當冤大頭至少千萬的支出
    • 防火牆 HA 設立時,因原本規則被兩三廠商東改西改,改到連原廠顧問也不知道就算是 reclone 也不能 work,只能整台送回原廠...
  • 導入合適的供應商

    • 為符合數轉需求,導入經驗豐富、配合度高的廠商,在實際上確實降低 IT 維運的負擔與提高資安韌性
  • 其實看下來,團隊在供應商管理的部分,最重要的也是達成了以下目標

    • 營運增長與優化
    • 風險控管

上一篇
Day22 Project: CyberSec Incident Handling - 流程再造 - 資安事件 - Action & Result
下一篇
Day24 IT 團隊再造 - 把庶務二課變成天龍特攻隊
系列文
小小工程師從職場實例,看 IT 團隊如何協助企業數位轉型落地2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